《柳永·晝夜樂》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
變作離情別緒。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
絮。直恐好風(fēng)光,盡隨伊歸去。一場寂寞憑誰
訴? 算前言,總輕負(fù)。早知恁地難拼,悔不當(dāng)時留
住。其奈風(fēng)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一日不思
量,也攢眉千度。
這是一首閨情詞。
詞中女主人公是個普通的市井婦人。全詞以她的語氣向人們訴說了一段她曾經(jīng)有過的歡聚、破滅、思念的愛情故事。其情真摯動人。
詞從“憶”寫起。“洞房記得初相遇”,初次“相遇”即在“洞房”,這種相遇是她無論如何也不會忘記的。一句話,毫無掩飾地道出了她愛情中的隱秘,表現(xiàn)出下層婦女愛情的大膽與熾烈。這次“相遇”的結(jié)局,在她以為,無論是感情上,還是觀念上都應(yīng)該是“長相聚”。“便只合”,話說得肯定堅決。但天不遂人愿,在那種封建社會里,他們是無權(quán)決定自己婚姻命運的。頃刻間,美好的情緣就被割斷,等待她一片癡情的并不是“長相聚”,而是長分離。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是她所不能承受的。“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何期”,有疑惑和不解的意思。“況值闌珊春色暮”,“況值”將回憶收來而到眼前,筆鋒一轉(zhuǎn),但詞轉(zhuǎn)意連。此時,正春色將盡,滿眼花絮飄零,往日的歡情已是不堪回首,今日的落花又是那么重重地刺痛了她的情懷。“亂”、“狂”二字用得很巧,既狀出風(fēng)卷殘花敗絮,鋪天遮地的暮春景象,又進而把人們對殘春的視感推入到一種心理感受之中,使人清楚地體驗到女主人公此刻因失戀而愁腸欲斷,苦悶難解的煩亂心境。“直恐好風(fēng)光,盡隨伊歸去”,“直恐”,即深深的憂慮,雖是懷疑的語氣,卻是肯定的判斷。“好風(fēng)光”含有兩層含義: 其一,它是明麗絢爛的春色; 其二,它象征著女主人公的青春年華。其實,春光與人的青春有許多相似之處,美麗時都那么明艷照人,幾度風(fēng)雨吹過,又都是那么容易流逝無蹤。可它們也有不同,“花不似人憔悴”(舒亶《一落索》)。花謝了,畢竟還有再開的時候,春去了,終究還會再來,人的青春凋零了,卻再也無處追尋了。正如詞中,他是永不回頭地走了,可他怎么知道,隨他而去的是她癡迷的愛情,是她無盡的思念,是自然界美麗的春光,更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
下片緊承上片的離別愁緒,作進一步的情感發(fā)泄,道出自己心中的悔恨。“一場寂寞憑誰訴? ”,歡樂的相聚只是一瞬,便是曲終人散,留下的只是感情上的空白,這寂寞是難挨的,這難挨的寂寞又是無法向人傾訴的。她苦悶之極只有對天發(fā)問。象一場毫無回應(yīng)的單戀,她的寂寞也是沒有回應(yīng)的。造成她如此痛苦的原因是他的背信棄義。“前言”,從前他們在一起時說過的話。也許是互示愛慕的低語,也許是永不變心的盟誓,但到頭來皆由他的離去而輕易地辜負(fù)了。正因如此,她才有恨。然而她恨的不是他的負(fù)心,而是自悔、自恨。如果早知道別離的滋味是這樣痛苦難當(dāng),那么當(dāng)時怎么也該把他留住。她把一切的責(zé)任全歸了自己,怨而不怒。這種纏綿的癡情無疑是舊時代的思想意識在婦女頭腦中的烙印。緊接著,全詞的情感又進入了另 一個層次。原來她所以一片癡情是因為“其奈風(fēng)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語言也由上文的剛烈變得溫和起來,仿佛還帶著回想起他的甜蜜。她愛他的風(fēng)流瀟灑,愛他的儀表堂堂,但這還不是主要的,他還有更能牽動人心的地方,讓人去想、去愛、去銘心刻骨。那是什么? 詞中沒有表出,也不必表出,但我們可以明白,正是因為這點沒有表出的原因,才使她“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攢眉”,因愁苦而緊鎖雙眉。世事只有相思為最苦。本想不再去想他,可是做不到,一天里若是不想他,便也有千次的愁眉緊鎖。
讀柳永的詞,總感到他在言離情的同時,常常流露出那么一種相思苦的味道,象“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蝶戀花·佇依危樓風(fēng)細(xì)細(xì)》),“系我一生心,負(fù)你千行淚”(《憶帝京·薄衾小枕涼天氣》),“斷鴻聲里,立盡斜陽”(《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此詞亦然,表現(xiàn)了一種越是因愛而悲傷和惆悵,越是滿足甚至陶醉于悲傷和惆悵; 越是達不到目的,越是執(zhí)著地痛苦追求的情調(diào)。這種以自己的生命承諾另一個人的生命的悲劇情結(jié),正是這些作品所包含的美學(xué)意蘊。其實,女主人公不是一日不思,而是時時刻刻在思。這樣一來,她的千種別怨,萬種相思是再也無法釋然了。“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將全詞愁緒在此集中,推身高潮,成為全詞的點睛之處。
上一篇:《程垓·摸魚兒》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毛文錫·更漏子》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