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畢光明
抒情短詩。作者柏樺。見《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觀:1986 1988》(同濟大學出版社1988年9月出版)。人類文化的不斷積累對于現代人來說,是一種財富也是一種累贅,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災難。書籍就是人類文化的一個凝縮。它好比燦爛而無言的敞開大門的寶庫,一貧如洗的人類隨時可以從中為茫漠人生尋找到生活的榜樣,然而人也往往因此而喪失了自我。所以在這首詩里,詩人先是把你送進去,讓你的靈魂在這里張開。“一本書籍里有一切的夢想?!蹦憧梢园凑兆约旱南胪ダ斫馑阉x作“燕子的飛翔”,或者讀作“春天的鹿群的跳躍”。你還可以把自己放進去——在精神的創造中實現自己。但詩人很快又讓你警惕,讓你從委身的價值中醒悟過來。那無窮的歷代的典籍,各種各樣的精神產品,難道不是“一次無益的遠征”,或是天才的被浪費。由此,詩人得出結論:“其實所有的榜樣同一天打開/一本書籍里有一切的夢想。”這既是詩人對自我命運的喃喃自語,也是對人類精神創造的一種評價,對人的生存活動的一種評價。詩的結構是封閉的,首尾是一個重復的句子:“一本書籍里有一切的夢想?!比欢鴱恼归_到收束,人對于文化和自身所持的態度已大相徑庭了。
上一篇:孫宜君《鄉音》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劉小中《書邊草》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