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作品·拿來主義》簡析
魯迅著。發表于1934年6月7日《中華日報》,收于《且介亭雜文》。文章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批判當時文化界在對待文化遺產問題上的錯誤傾向,論述了無產階級對待文化遺產的應有態度。作者指出,對于中外文化遺產,既不能不敢接觸或一概排斥,也不能不加區別地全盤繼承,而應該站在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立場,進行分析鑒別、批判地加以繼承。這種科學的態度,魯迅概括為“拿來主義”。文中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種種媚外賣國、斷送文化遺產的罪行,號召革命文化工作者“放出眼光,自己來拿!”文中以一個窮青年得了一座大宅子作比方,具體生動地闡明了“拿來主義”的觀點;并明確地指出,批判繼承文化遺產,是為了創造無產階級的新文化。為了實現這個目的,革命文化工作者應做到“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最后的結論是:“沒有拿來的,人不能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深刻地闡明了批判繼承和創造革新的辯證關系。全文有破有立,比喻生動貼切,邏輯嚴密,說服力強。
上一篇:《散文·兩漢·報孫會宗書》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指南錄后序》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