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應劭·李冰
亦題《李冰斗江神》,訛題《李冰斗蛟》。東漢志怪小說。應劭撰。原載《風俗通義》。《史記·河渠書》注、《太平御覽》卷八八二及卷二六二等皆引載。王澤君等《古代短篇小說選注》、袁珂《古神話選釋》皆錄入。據史載李冰實有其人,他是戰國末期治理岷江水系、建造都江堰的計劃者和組織者,對古代四川水利建設有著創造性的貢獻。千百年來,他一直為人民所崇敬和歌頌,為他編了許多優美傳說。本篇故事就是其中記載最早也最有代表性的一個。描述:秦昭王使李冰為蜀守,開成都縣兩江,溉田萬頃。此地江水屬江神所管。江神每年需娶二名少女為妻,這一年李冰以自己女兒與江神為婚。到那一天,李冰徑至江神祠廟,敬給神酒,但酒杯平滿,沒有被江神享用。李冰因厲聲斥責江神,拔劍后,卻忽然不見。好久,有兩頭蒼牛斗于江岸。過了一會,李冰歸來,流汗謂官屬說:“吾斗疲極,當相助也。(兩牛斗時,)面朝南那頭腰間系絲帶的,就是我的化身。”一會,又出現搏斗的兩頭牛,主簿官就殺了北面的青牛,江神遂死。這里通過李冰化牛斗江神的奇異情節的描寫,充分表現了人和大自然斗爭、人定勝天的那種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在這里,治水而為民興利除害的李冰被神話化了,肆虐的自然力也被神怪化了。李冰化蒼牛,而斗江神的場面,把李冰機智、勇敢、無私的品質和敢于主宰自然的英雄氣概,刻畫得躍然紙上,是作者對積極浪漫主義藝術手法的成功運用。作品寫兩次“蒼牛斗”,忽牛忽人,忽水中忽岸邊,特別是李冰于中途退出戰斗,計系腰中白絲帶,囑屬官按記號相幫,而又重新投入戰斗,這不但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與驚險性,也使李冰的大智大勇,更加充分地得到了表現。李冰斗江神的神怪故事曾受“河伯娶婦”傳說的影響,而其內容,以后又不斷演變,到《成都記》》(在唐前)即衍變成“李冰斗蛟”(見《太平廣記》引文,其中謂“冰乃入水戮蛟”、“江神龍躍”),江神即蛟龍(《風俗通義》不明江神原形,《漢魏六朝小說選譯》誤題《李冰斗蛟》);宋代以后又演變出“李冰之子二郎斬蛟”的故事(見《都江堰功小傳》);今日四川灌縣還盛傳“二郎鎖孽龍”的神話。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木雕》簡析
下一篇:《秦漢·班固·李夫人傳》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