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新豐
東晉志人小說。葛洪撰。原載《西京雜記》卷二。《太平廣記》卷二二五錄載。吳曾祺《舊小說》,吳組緗等《歷代小說選》,滕云《漢魏六朝小說選譯》及李格非、吳志達主編《文言小說》均錄入。作品敘述:劉邦的父親雖然當上了太上皇,住進了皇宮,但心情很不愉快,這是因為宮廷的生活環境盡管富麗堂皇,而對這個過慣了鄉村純樸生活的老人來說,太不適應了,他依然懷戀著在家鄉豐邑宰牲口、當小販、賣酒、賣燒餅、斗雞踢球的生活樂趣。高祖劉邦知情后,為了孝敬父親,在長安城里為太上皇復制了一座新豐邑,并將老家的鄰里故舊都遷到新豐,又把先前的土地神社也移了來,大街小巷、房屋樓宇、各種物品布置規劃仍舊如故。從豐邑遷來的住戶,都因為新豐酷似豐邑而贊美和感激營造此城的匠人胡寬,爭相饋贈,一個多月就得百金。小說通過劉邦為其父在長安城中營造新豐邑之事的描寫,譴責了封建最高統治者肆意揮霍、濫用人力物力的行為,同時贊美了勞動人民卓越的創造才能。太上皇——漢高祖之父的形象寫得真實動人。他出身低賤本是鄉間老農,平生過慣了自由自在、自給自足的生活,熟悉的是“沽酒賣餅,斗雞蹴踘”,純屬平民百姓的生活樂趣;所交往的也是一些“屠販少年”。過了大半輩子鄉間生活的老人,如今一變而為太上皇,遷居在深宮高樓之中,處處有清規戒律約束,否則有損太上皇身分,于是“凄愴不樂”。他骨子里流露的仍是鄉村老農的習氣。小說篇幅雖短,但對鄉村生活的描繪逼真形象,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作品文字清新質樸,描寫細膩生動,如對新豐邑的描寫:“衢巷棟宇,物色惟舊。士女老幼,相攜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雞鴨于通途,亦竟識其家。”民宅小巷,熙熙攘攘,雞犬相聞,人聲鼎沸,好一派平民生活圖,活像一個大農莊,充滿農家生活意味。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王琰·支法衡》簡析
下一篇:《秦漢·劉向·昔者魏武侯謀事而當》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