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裴啟·孫策
亦題《英雄忌人》。東晉志人小說。裴啟撰。原載《語林》。《太平廣記》卷一七四、《太平御覽》卷三八三、《續談助》四皆錄載(文各有異)。魯迅《古小說鉤沉》、周愣伽校注《裴啟語林》皆輯錄。李格非等《文言小說》亦選入。孫策,字伯符,富春(今浙江省富陽縣)人,孫堅長子,三國吳主孫權兄。作品敘述:孫策十四歲時,在壽春(今安徽壽縣)剛到袁術那兒,外邊有人通報說劉備來了,他就立即要走。袁術問:“劉備來與你有何關系?”他回答“英雄忌人”,說著就出來,下東階。此時劉備正從西階上,一個勁兒地回頭看著他的足踵行步,自己幾乎停了下來。故事表現了少年孫策的聰穎睿智。三國時代,英雄輩出,劉備、孫權和曹操乃是代表,而孫堅、孫策父子也是東吳之雄。就本篇所寫,孫策其人,小小年紀,如此見識,確實不同凡響。英雄慧眼識英雄。后來,孫策之父被劉表部將黃祖的軍士所殺,策收父余兵,渡江轉戰東南,定江東之地,奠吳國之始基,功業顯赫。作品寫孫策“始至”袁術處,一聽說劉備也來了,他“便求去”,一邊回答袁術問話,一邊急匆匆地往外走,“即出,下東階”,這一連串的動作,加上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簡短答話,活畫出了他的機敏、聰慧的神情和風貌,語言簡潔,描寫生動,于細微處見精神。這則故事屬作家虛構。劉備領豫州牧時,孫策年已二十;況且劉備是年即受陶謙讓領徐州,袁術旋即來攻,雙方遂成仇敵,其間未必有至壽春見袁術之事,可知與史實徑相抵牾。但是,小說家之言,不必深究。故事成為美談,作品影響頗大,南朝梁時被收入《殷蕓小說》中。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裴啟·孫子荊》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安陽亭書生》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