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劉向·吳起吮膿
西漢軼事小說。劉向撰。原載《說苑》卷六《復思》。李格非等《文言小說》錄入。作品敘寫戰國時著名軍事家吳起為一士兵吮膿之事。吳起做魏國大將的時候,要進攻中山國了,軍隊中有一士兵得了癰疽之疾,吳起就親自吮吸他傷口上的膿血。這個士兵的母親為此而哭泣,旁邊一個人說: “將軍對你的兒子這樣好,你還為什么哭泣呢?”這位母親回答道:“吳起當年吮吸我兒子的父親的瘡口,而我兒子的父親被殺死在注水之戰中。戰斗中勇敢作戰而不后退的人沒有不最終死去的。現在吳起又為我的兒子吮吸傷口,哪里能夠知道這個兒子會在哪一次戰斗中戰死呢?由于這個原因,我才為他哭泣。”表面上看,小說似寫吳起愛護士卒、和士卒同甘共苦,實際上通過士卒母親之口,道出了戰爭的殘酷和將軍關心士卒所帶給他們的悲慘結果,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將軍吳起愛兵如子,親吮軍卒疽膿,自然可貴。作為母親,如果她看到或聽到將軍如此對待自己的兒子,那么,她不僅是放心,而且要感激不盡了。但是,作品卻筆鋒一轉,出人意外地寫被吮者的母親為此而哭泣,不僅引出了下文,道出作者的本意,而且使故事情節曲折有致,耐人尋味。作為士兵,其天職就是服從命令,就是要勇敢作戰。吳起作為將軍,能夠經常關懷士卒,“自吮其膿”,當然是想以心換心,希望士卒能在以后的戰斗中,英勇作戰,即使戰死也在所不惜。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勇敢作戰而不后退的人也并不一定會全部最終戰死,吳起吮膿和士兵戰死之間并不具必然的聯系。因此,被吮者之母的哭泣也不是很有道理。但作者旨在說明戰爭的殘酷和士卒在軍隊中命運的悲慘,我們也就不好過分苛求了。這篇故事作為小說,已有“無巧不成書”的特色: 軍中有創傷者,吳起親自去給吮膿,不會經常發生,但作品將被吮者安排在父子倆身上,就增加了小說的情趣。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吳望子》簡析
下一篇:《先秦·呂不韋·吳起置表》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