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丁譁宿方山亭
亦題《丁譁》、《方山亭》、《方山亭魅》。南朝宋志怪小說。劉義慶撰。原載《幽明錄》。《太平廣記》卷三六○引載。魯迅《古小說鉤沉》、鄭晚晴校注《幽明錄》皆輯錄。李格非、吳志達主編《文言小說》選錄。這是一則人妖戀愛故事。敘述:東陽(故治在今安徽天長縣西北)人丁譁出城,宿于方山亭。半夜,忽有一婦人親自通報姓名求見,丁譁使其前來。但見這位婦人姿形端媚,從婢數人。她遂命仆具肴饌,酒酣嘆曰:“今夕之會,令人無復貞白之操(暗示愿同丁譁相好)。”丁譁答曰:“女郎盛德,怎能看上老夫?”她便令婢取琵琶彈之,并歌“肌體雖朽老,故是悅人情(仍舊能叫人喜歡)”等語。遂把琵琶放到膝上,又歌曰:“女形雖賤薄,愿得忻(情人)作婿。繾綣觀良覿,千載結同契。”聲氣婉媚,令人絕倒。二人遂令滅燈,共展好情。到天明,女郎忽然不見。作品通過女魅于方山亭同丁譁作歌交歡,共結情好之事的描寫,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會廣大婦女對自由婚戀的向往。故事中的女郎,雖為鬼魅,但無猙獰之狀,而有纏綿之情。她是個“姿形端媚”,能歌善彈,情切意摯的美好女子形象。文中構設她與丁譁以歌展情的生動場面描寫,把她這個多情女郎的形象,十分鮮明地凸現出來。值得注意的是:行文開始,插寫“亭渚有劉散騎遭母艱,于京葬還“;女郎初向丁譁通報姓名時,亦曾借口云:“劉郎患瘡,聞參軍(稱丁譁)能治,故來耳。”由此看來,這位方山亭“女郎”(或說方山亭女魅)則是散騎常侍劉郎的亡母所幻化。若此推斷不錯,那么“女郎”與丁譁戀愛交歡,則屬現實中老年人婚戀之事的曲折反映。這樣題材,在六朝志怪小說中則屬首見,就是在中國古代小說中也是僅見的。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丁令威》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三蛟望娘》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