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蔣侯使助
亦題《蔣山祠》。東晉志怪小說。舊題干寶撰。原載《搜神記》卷五。《太平廣記》卷二九三引載。李格非、吳志達《文言小說》選錄。小說敘寫:東晉時瑯琊(東晉僑置郡名)虎多食人。有一青年用小船載其少婦傍晚時分來到此地,少婦剛一上岸,便被惡虎劫走。青年急呼欲追,又一轉念,趕緊去廟里向蔣侯神求助。出廟后行不到十里,忽見一黑衣人前行作向導,于是緊跟其后,隨行不到二十里,看見一棵大樹,樹旁有一洞穴,遂殺虎救其少婦。仔細詢問,其婦未受虎傷,于是慶幸回船。第二天晚上,夢中一人告訴他們,是蔣侯神派他救助少婦的。夫妻倆立即回家殺豬供奉蔣侯神。小說旨在宣揚神的靈異與威勢。虎吃人,神助人,最后殺虎而奉神,從中也流露出了當時人們對濟世者的思渴之情。故事以人虎相斗為主線,雖屬志怪,亦類紀實。啟筆據事實錄,特別是中間殺虎一段細節,全用白描,先憑虎子找出虎穴,殺死虎子后又“拔刀隱樹側”,而虎至又“倒牽入穴”,方得“以刀當腰斫斷之”。描寫翔實可信,沒有任何夸張和渲染。小說首尾完整,構思巧妙,寄托深遠,文筆也較細膩。但“至邏所”一段文字沒有緊扣主題,可見剪裁并非精當。在《搜神記》中,有的篇章,把蔣侯神寫成惡神,如《瘟神蔣子文》;有的把他寫成并非多光彩的神,如《吳望子》等。本篇則寫他使助青年殺虎救婦,他的形象特征又有了善神的因素。由此可見,神是人封的,神不過是作家為適應現實生活的需要而虛構出來的。
上一篇:《先秦·呂不韋·葆申笞荊王》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蔡誕》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