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陽松玠·蕭睿明
北齊志怪小說。陽松玠撰。原載《談藪》。《太平廣記》卷一六一引載。作品敘述:齊松滋令,蕭睿明,為蘭陵人。其母患病,積年不愈。睿明晝夜祈禱,希冀神靈保佑。其時寒凍,睿明下淚,凝結如筋;額上扣血,成水不溜。忽有一人,以一石函授之,曰:“此能治太夫人病。”睿明跪而受之,授函者忽然不見。便以函奉母,函中惟有三寸絹,丹書為日月字,母病即愈。作品贊揚了蕭睿明的至誠孝道。因孝感動神明,致使神靈授丹書,母病即瘥,反映了北朝時期宗教的因果之說與儒家的忠孝思想融為一體的文化合流的趨向。作品通過敘述情節來刻畫人物的精神風貌,不同于一般志怪小說主要以對話描寫,或用細節描繪,來塑造人物形象。行文中那段天寒額上扣血與淚水成冰的直敘,把蕭睿明的至孝品格刻畫得淋漓盡致。文中構設孝感神靈,授蕭石函,使母病瘥的情節,使作品意趣橫生,帶上浪漫色彩。這種在志人小說集中,揉入志怪篇章的編撰方法,反映了志人、志怪合流的趨向,直接為唐傳奇的創作提供了借鑒。
上一篇:《秦漢·韓嬰·菑丘訢》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落頭民》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