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書亭集》的主要內容,《曝書亭集》導讀
《曝書亭集》是一部清代詩、詞、文別集。朱彝尊著。其自編詩文集有: 《南車草》1卷,收順治十三年至十五年(1656-1658)南游廣東詩作131首,有嘉慶二十三年(1818)海寧蔣氏重刊本。《竹垞文類》26卷,收集作者康熙十六年(1677)以前所作詩文,有王士禛、魏禧序,康熙間刊本。《騰笑集》8卷,收康熙六年(1667)至康熙三十年(1691)間的作品,除1篇賦外,余皆為詩。有查嗣璉序與自序,康熙間刊本。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此本。《曝書亭集》,80卷,包括朱彝尊歷年所作各體作品,系作者晚年手自刪定者,類似于全集,但遺漏訛誤也有不少,有許多作品,《南車草》、《竹垞文類》、《騰笑集》收錄反不見于此集。有潘耒、查慎行、王士禛、魏禧、曹爾堪、葉舒崇、柯維楨等人序,除康熙四十八年 (1709) 原刊本外,尚有《四庫全書》抄本(刪去原書中《風懷二百韻》和《靜志居琴趣》)、乾隆間張星寫刻本、《四部叢刊》本、《四部備要》排印本、《國學基本叢書》本等。嘉慶二十二年(1817)朱彝尊五世孫朱墨林匯集《竹垞文類》、《騰笑集》等集中為《曝書亭集》中所不載的作品,又從他書廣事輯佚,編成 《曝書亭集外稿》8卷,可資參考。有嘉慶二十二年 (1817) 潛采堂刊本、道光二年(1822) 刊本、光緒四年 (1878) 孫福清楫 《槜李遺書》本。朱彝尊詩有三家注本: 楊謙《曝書亭集詩注》22卷、年譜1卷,有乾隆間木山閣刊本; 江浩然《曝書亭詩箋注》12卷,有乾隆三十年 (1765) 淳裕堂刊本; 孫銀槎 《曝書亭集箋注》 22卷,有嘉慶九年(1804)三有堂刊本。朱彝尊詞有李富孫《曝書亭集詞注》7卷,有嘉慶十九年(1814)校經庼刊本、道光間刊本。此外翁之潤《曝書亭詞拾遺》4卷、葉德輝《曝書亭刪余詞》 1卷,均可補遺。
朱彝尊(1629-1709),字錫鬯,號竹垞。晚號小長蘆釣師,又號金風亭長,浙江秀水(今嘉興)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以布衣授翰林院檢討,入直南書房,與修《明史》,出典江南鄉試,后歸里從事著述。他博學多才,兼通經史、文學,而在文學上與王士禛有“南朱北王”之譽。除《曝書亭集》外,還著有 《日下舊聞》 42卷、《經義考》 300卷,選 《明詩綜》 100卷、《詞綜》 36卷等。
《曝書亭集》卷1收賦8篇。卷2至卷23收詩近1700首,編年為序。卷24至卷26為《江湖載酒集》,集27為《靜志居琴趣》,卷28至卷29為《茶煙閣體物集》,卷30為《蕃錦集》,四種均為詞集,共收詞500余首。卷31至卷80收文,包括書、序跋、考、論、議、釋、說、策問、頌、銘、傳、記、題名、碑志、祭文等。另附錄 《葉兒樂府》43首。
朱彝尊是通才,詩、古文、詞在當時都很有名,兼有眾長。他的詩早年宗唐,古體詩氣勢宏大,有李白、高適、岑參之風,近體詩則受杜甫影響很深。他后期的詩轉而學宋,以議論與學問為主,喜用險韻,好夸耀才學,趙執信對他有“貪多”的譏誚。《捉人行》、《馬草行》等詩是作者早年之作,反映了民生疾苦,較有現實性。《固陵懷古》、《岳忠武王墓》等詩感慨萬端,抒發興亡之感。《玉帶生歌》借詠文天祥用過的端硯,贊頌了南宋愛國志士,悲歌慷慨,氣勢宏大,是作者晚年的一首語調鏗鏘的奇作。長詩《風懷二百韻》言情旖旎,是朱彝尊的另一類作品。朱氏散文多考據之作,碑版記事,多可取資,雖然顧炎武曾評價他的文章高于侯朝宗,但與他的詩詞,特別是詞相較,就有很大差距了。
朱彝尊的詞開創了浙西詞派,對后世很有影響。他有一首《解佩令· 自題詞集》云: “十年磨劍,五陵結客,把平生,涕淚都飄盡。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幾曾圍,燕釵蟬鬢。不師秦七,不師黃九,倚新聲,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紅粉。料封侯,白頭無分。”在一定意義上表明了他的詞學宗尚。朱彝尊的詞取法南宋,奉姜夔、張炎為正宗,詞風以婉約為主,與當時以豪放詞風為主的陳維崧并驅詞壇。他填詞崇尚醇雅,追求含蓄蘊藉、典雅委婉。如《長亭怨慢·雁》:“結多少,悲秋儔侶,特地年年,北風吹度。紫寒門孤,金河月冷,恨誰訴?回汀枉渚,也只戀,江南住。隨意落平生,巧排作,參差箏柱。別浦,慣驚移莫定,應怯敗荷疏雨。一繩云杪,看字字,懸針垂露。漸敧斜,無力低飄,正目送,碧羅天暮。寫不了相思,又蘸涼波飛去。”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3說:“感慨身世,以凄切之情,發哀婉之調,既悲涼,又忠厚,是竹垞直逼玉田之作。”又如《賣花聲·雨花臺》: “衰柳白門灣,潮打城還,小長干接大長干。歌板酒旗零落盡,剩有漁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一憑欄,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吊古傷懷,有故國之思,寄托遙深。此外,一些艷情之作也寫得纏綿動人,情真意切,如《憶少年》(飛花時節)、《南樓令》(疏雨過輕塵)等。
對于朱彝尊的詩,梁章巨《退庵隨筆·學詩二》說:“朱竹垞詩,通集中格調未能一律。趙甌北謂其初學盛唐,格律堅勁,不可動搖。中年以后,恃其博奧,盡棄格律,欲自成一家。如《玉帶生歌》諸篇,固足推倒一世,其他則多頹唐自恣、不加修飾之處。”對于他的詞,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3說: “竹垞詞疏中有密,獨出冠時,微少沉厚之意。《江湖載酒集》灑落有致,《茶煙閣體物集》組織甚工,《蕃錦集》運用成語,別具匠心,然皆無甚大過人處。唯《靜志居琴趣》一卷,盡掃陳言,獨出機杼,艷詞有此,匪獨晏、歐所不能,即李后主、牛松卿亦未嘗夢見,真古今絕構也,惜托體未為大雅。”在清詞中,浙西詞派有相當的影響,研究清詞,就須研究朱彝尊的 《曝書亭集》。
參考文獻
- 1. 《曝書亭集》,《四部叢刊》 本。
- 2. 《騰笑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影印康熙刊本。
- 3. 《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第五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
上一篇:《普濟本事方》的主要內容,《普濟本事方》導讀
下一篇:《木棉譜》的主要內容,《木棉譜》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