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瑣高議》的主要內容,《青瑣高議》導讀
《青瑣高議》是宋代志怪、傳奇小說集,宋劉斧撰輯。書內傳奇作品署作者姓名者僅十余篇,其余系采集前人或當時人的著作略經潤飾加工而成。近代董氏誦芬室 (據士禮居寫本) 的刻本為通行本。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排印本,以董刻本為底本,參校清抄本校訂,并附有程毅中所輯《青瑣高議》佚文36則作為補遺。
劉斧,生平事跡不詳。資政殿大學士孫副樞的《序》稱他為“秀才”。從集中記述推斷,他大約生活在北宋仁宗至哲宗時代,足跡遍及太原、汴京、杭州等地。他的先人曾任過獄吏一類官職。除《青瑣高議》外,劉氏還著有《摭遺》、《翰府名談》等,已佚,曾慥《類說》收有佚文。
董氏誦芬室《青瑣高議》刻本,前后集各10卷,別集7卷,共27卷,146篇。
此書內容龐雜,“載皇朝雜事及名士所撰記傳”(《郡齋讀書志》)。雜事、論議、記傳、詩話等等,不一而足,然以志怪、傳奇為多。大體依類編排,如后集以醫、卜、相、畫、名公大臣、異物冤報、傳奇、科第榮耀、龍鹿魚蛇等排列,較前集整齊。成就較高、影響較大者當推 《譚意歌》、《溫琬》、《書仙傳》、《李云娘》等傳奇類作品。這些作品多寫青年男女的婚戀,女主人公又多為淪落風塵的娼妓,作者的同情、贊美之情溢于言表。也有一些作品是寫人與狐鬼神女戀愛的。不過,由于理學影響,書中有不少封建道德說教。
魯迅校錄《唐宋傳奇集》時,所收宋人傳奇,有6篇選自本書。《青瑣高議》的撰集,顯然有助了解宋代傳奇的風貌。這些傳奇保持了一般唐傳奇的式樣,盡管內容、藝術都談不上創新,語言也有別于唐傳奇的典雅華麗而趨于通俗,然而作為特定歷史階段的文學,它所起的承前啟后作用還是不應忽視的。清王漁洋在后集《跋》中云: “此 《剪燈新話》之前茅也……”,就指出了它對明初傳奇小說 《剪燈新話》之類作品的啟示作用。魯迅以此書文題之下多系以七言而認為“甚類元人劇本結尾之題目與正名,因疑汴京說話標題、體裁或亦如是,習俗浸潤,乃及文章”(《中國小說史略》),又指出了話本小說對文人創作的影響。《青瑣高議》對后世戲曲創作也有影響,如南戲《三負心陳叔文》 (已佚),即取材于此書后集之 《陳叔文》篇。
上一篇:《震川先生集》的主要內容,《震川先生集》導讀
下一篇:《韶舞九成樂補》的主要內容,《韶舞九成樂補》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