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論與社會》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荷蘭A·F·G·漢肯教授運用控制論和系統論思想研究社會系統的專著,根據英國阿巴喀斯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譯出,商務印書館1984年4月出版,共12.3萬字。全書共7章:第1章對一般系統理論作了概述。第2章討論了決策理論中常用的兩種描述人的模型。即,描述模型和規范模型,或直接稱為刺激——響應模型和優化模型。第3章介紹總的理論框架,把7種系統的每一種都歸結為一個特殊類型,并運用4種分類標準到這種總的模型中去,自然地導出了社會系統的分類。第4、5、7章對層序系統、表決和選舉系統、共意系統。簡單聯盟系統、自治系統、談判系統和一般聯盟系統這7種基本的系統結構進行了討論,用以考察這些系統結構的特征。第6章對個人決策系統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書運用系統論、控制論的方法研究社會系統的基本(信息)結構和模型,并且吸取了神經心理學,普通心理學的最新成果來充實其模型。對于諸如系統、結構、組織、組織目標、信息、通信的作用,決策的本質均作了深入淺出的解釋。漢肯從“不了解社會的最重要成分——人,就不可能了解社會系統”這一觀點出發,強調了人的重要性,而又避開了把全部社會現象都歸結為心理學原理的還原觀點,這構成了本書的一個特點。同時,也避開了難以理解的數學描述和繁冗的哲學討論,采用實例進行直觀的說明,使本書樸實無華,簡明易懂,這是它的又一特點。這對于有志研究社會改革,渴望學習控制論但苦于數學知識不足的讀者來說,是一本難得的普及讀物。
上一篇:《接受美學譯文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搜神后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