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生髀肉
【出典】 《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荊州豪杰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備住荊州數年,嘗于表坐起至廁,見髀里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釋義】 劉備投荊州依劉表時,發現自己由于脫離戎馬生活,股部之肉消而復生,對劉表慨嘆自己“髀里肉生”“功業不建”。后世常用此事作為悔嘆生活安逸、壯志消磨的典故。
【例句】 嘆光陰掣電,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調。(李璮《水龍吟》[腰刀首帕從軍]2992)這里用“易生髀肉”抒寫歲月蹉跎,安逸喪志的感慨。
上一篇:典故《生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疏傅》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