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哲學的新體系》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全書共分2卷。上卷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于1808年出版,第二部分于1910年出版。下卷于1827年出版。英國近代化學家、物理學家道爾頓的新原子學說的代表作。上卷第一部分主要論述物質的結構,引入他特制的化學元素的符號和式系。第二部分基本內容是結合豐富的化學實驗事實,運用新原子論闡述基本元素和2或3種元素化合物的組成和性質。基本元素主要是氧、氫、氮、碳、硫、磷和銅鉛等金屬元素。化合物的化學式是由其元素的符號組成,從中可以看出分子中存在多少原子。但是元素和化合物的化學式的符號很難記住。下卷重點論述金屬的氧化物、硫化物和磷化物以及合金等性質的規律性,把原子論的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在論述以上內容的過程中,道爾頓除介紹自己的實驗和理論成果外,還引證當代化學大師的大量實驗資料,進行分析比較,并對他們的見解作出評述。從現代化學水平去衡量,道爾頓所用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符號已被廢除了,但全書所論述的新原子論的基本觀點,如加上某些約束條件,仍然可以認為是正確的。例如一切元素都由不可再分的微粒即原子組成這個論斷,如在不可再分的前面加上“用化學方法”這一限定詞,就是正確的。至于“每一種元素以及原子的質量為最基本的特征”以及“兩種不同元素化合,就是它們的原子按簡單整理比結合而成化合物”等基本要點現在仍然有效。此外,此書一個缺點,就是對單質與元素區分不清,把某些單質誤認為元素。
上一篇:《包法利夫人》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華倫夫人的職業》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