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又名《關于政府的論文兩篇》。英國資產階級哲學家、政治思想家、經濟學家、教育家約翰·洛克的政治學著作,上篇初版于1680年,下篇初版于1689年。中譯本分別根據倫敦登特父子出版公司1955年版和紐約麥克米倫公司1956年版譯出,商務印書館于1964年2月初版。中譯本也分上下兩篇,上篇11章,下篇19章,共約20萬字。本書的基本精神在于對1688年英國所謂“光榮革命”進行辯護和理論總結。上篇著力于駁斥保皇派羅伯特·菲爾麥的君權神授說和王位世襲的反動論點。下篇系統地提出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和作者的政治法律思想。他試圖以自然法學說去說明國家的起源和本質,批判封建極權制度。他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執行權和對外權三種。三權必須分別由不同的機關行使。認為政府的目的是保護人們的生存、自由和財產。違背這一目的的政府會解體,人民有權進行革命。本書在上下兩篇中主要論述了以下4方面問題:政治權力和國家的真實起源、權力的構成、政府的解體、財產崇拜。本書批判了君權神授說,闡述了自然法、社會契約理論,論證了議會制度,成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力作之一。尤其是它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及其所確立的制度進行辯護,在資產階級政治思想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也起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上一篇:《推銷員之死》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文字生涯》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