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本書原名《教育:智育、德育和體育》,英國資產階級哲學家、社會學家斯賓塞的教育學著。本書據倫敦J.M.德特父子公司出版的《人人叢書》第504種內容譯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8月出版。本書共11萬字,共分4章。這4章原來是發表在雜志上的4篇論文,略經增刪于1961年匯編印行。作者在本書中批判了古典教育,闡述了實科教育的理論,反映了19世紀中葉英國的工商業迅速發展背景下資產階級的需要。在第1章里,作者提出了“什么知識最有價值”的問題,把人類的活動分為5類,按“為我們的完滿生活作準備是教育應盡的職責”的觀點排列出以下幾方面的教育:“準備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準備間接保全自己的教育,準備作父母的教育,準備作公民的教育,準備生活中各項文化活動的教育”。作者從指導人類活動方面出發,指出科學知識最有價值。在智育1章中,他反對當時流行的形式主義和經院主義而強調興趣在教學中的作用。德育1章中,他宣傳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思想,認為個人自我保存是重要的道德原則,主張“自然后果”的教育方法。體育1章中,他提出要注重兒童的衣食,認為為了適應現實生活中的激烈競爭,必須鍛煉體力,避免過度學習的損害。本書篇幅不長但內容豐富,論述清楚嚴密,條分縷析,體系結構秩序井然。斯賓塞的教育思想以他的實證論為依據,為當時的大資產階級服務,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實科教育思想,對學校的課程編制影響很大。
上一篇:《搜神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文學家人名辭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