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崇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雅典修辭學家朗吉努斯所著。本書一向為西方文藝界所重視,常與亞里士多德的《詩藝》并稱?!墩摮绺摺吩墙o羅馬貴族的一封信,共44章。至于作者是否就是公元3世紀的朗吉努斯,尚有一些爭議。這部書埋沒了很久,直到文藝復興時代,才由意大利學者勞鮑特里把它印行出來。1674年法國新古典主義者布瓦羅把它譯成法文,以后就引起廣泛的注意?!墩摮绺摺返闹饕蝿帐且赋龉畔ED羅馬作品的“崇高”品質,引導讀者去向古典學習。他明確提出古希臘文化的最重要精神是崇高,構成崇高風格的因素有5種:掌據偉大思想的能力,強烈深厚的熱情,修詞格的妥當運用,高尚的文詞和莊嚴而生動的布局。朗吉努斯認為,一篇作品只有在能博得一切時代中一切人的喜愛時,才算得真正崇高。因而,文學作品中的偉大性是作家的內在品質而不是作家的藝術造詣?!皞ゴ蟮恼Z言只有偉大的人才說得出”,“崇高風格是偉大心靈的回聲”。他認為天賦是產生崇高風格的基礎,技巧是保證實現天賦的條件。但是,他同時強調憑天資的作品也要受技巧規則的約束,而技巧規則是學來的。在方法技巧上,他認為一部作品完滿一致的整體就是和諧,也就是美。“文章要靠布局才能達到高度的雄偉,正如人體要靠四肢五官的配合才能顯得美”。他還對藝術作品的功能,提出新的見解,強調文章要有強烈的效果。朗吉努斯對美學的最大貢獻是將崇高作為審美范疇。英國人屈萊頓認為朗吉努斯是“亞里士多德以后最大的希臘批評家”。
上一篇:《論原因、本原與大一》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論法的精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