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主義、巫術與文化風尚》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美國米爾希·埃利亞德著。中譯本由光明日報出版社于1990年11月出版。全書分為6章,約13萬余字。本書內容有:文化風尚與宗教史,世界·城市·房屋,有關死亡的神話,導論,神秘事物與現代世界,對歐洲巫術的一些看法,靈魂、光及種子。作者在本書中以現實生活中的大量事實,來說明文化風尚流行的起因、消弱等現象,他認為文化風尚最迷人的方面之一是,無論爭論中的事實以及對它們的解釋真確與否,對它來說都無關緊要。任何批評并不能消滅一種時尚。比如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是作為一種文化風尚出現的,盡管它曾受到不少非議,后來他的思想體系還是被人們全盤接受了。在第二章、第三章中作者從人類文化學和宗教學的角度,論述了城市、房屋(人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和哲學上一直討論的死亡問題。作者認為對于生活在現代生活中仍具有古風色彩的社會中的人來說,在這個世界中生活這件特定的事實就具有一種宗教的價值。在這個世界中,他的住宅和村莊是這個宇宙的表象。所以,作者進一步認為建筑形式是宇宙論象征主義的符號。關于死亡,作者通過對古代人關于死亡的種種看法、猜測反復地論述了生死觀念與隱喻所包含的矛盾心理。認為在古代人諸種想象的世界中,與在眾多的神話與宗教中一樣,生死都是辯證地聯系在一起的。甚至現代的西方人,盡管他對宗教是忽視的,對死亡問題是不屑一顧的,他也仍然有意無意地卷入到了曾困攏過我們祖先的這種神秘的辯證法之中。在本書中,作者還以大量的史料、宗教故事、人類風俗為論點,論述了神秘事物,秘教教義、巫術、靈魂等文化上的意義。
上一篇:《禮部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神秘主義者列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