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世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閱世編》10卷,清葉夢珠撰。葉夢珠,字濱江,號梅亭,上海人,生平履歷不詳。此書記事最晚迄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成書當在康熙中葉。所謂“閱世”,其意乃謂書中所記皆作者親所閱歷的世務,說明其內容是可以信據的。1934年,上海通志社在將此書印入《上海掌故叢書》時作的跋中說:“是書所記,大而郡國政要,世風升降;小而門祚興替,里巷瑣聞;旁及水旱天災,物價低昂。舉凡涉世六十余年間,閱歷之所及,無事不書,有聞必錄,而于松江一郡之沿革創置為特詳”。
這部筆記分門記事,全書共分天象、歷法、水利、災祥、田產、學校、禮樂、科舉、建設、士風、宦績、名節、門祚、賦稅、徭役、食貨、種植、錢法、冠服、內裝、文章、交際、宴會、師長、及門、釋道、居弟、紀聞等28門。它主要涉及到明末清初以松江為中心的這一地區的自然、政治、經濟、文化、風俗、人事各方面的情況,記述頗為詳備,其體制頗似為纂輯方志而搜集的材料,故晚清以來,修松江府志及華亭、上海、南匯等縣志者,無不大量取材于此書。這部書最引人注目的是有關明末清初的社會經濟資料,其中田產、賦稅、食貨、徭役諸門對當時的社會經濟、人民負擔及民生狀況等都有詳實的記述,如第1卷“田產”門及第7卷“食貨”門詳細記錄了土地及米、布、柴、鹽、煙、菜、糖、肉、紙張、藥材、干鮮果品、眼鏡、顧繡等生活必需品和手工藝產品的價格,并比較了各年價格的升降來反映順治至康熙時期土地與民生的變化狀況,這對于歷史研究者來說是十分珍貴的史料。書中有關文化風俗方面的記載也有可供參考的資料,如第10卷“紀聞”門記清初河北人張野塘把北方的弦索傳入南方,改變為江南的三弦,促成了南北曲的融合,這對研討戲劇、音樂等均可資參證。
此書1981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金石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陸宣公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