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白云親舍
典源出處 《文選·謝朓(〈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輕舟反溯,吊影獨留。白云在天,龍門不見。去德滋永,思德滋深。”唐 ·劉肅 《大唐新語》 卷六:“ (閻立本) 特薦 (狄) 為并州法曹。其親在河陽別業,(狄)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佇立久之,候云移乃行。”《舊唐書·狄仁杰傳》、《新唐書 ·狄仁杰傳》亦載,《新唐書》其傳作“見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候云移乃得去。”
釋義用法 唐狄仁杰去并州赴任,登上太行山,遠望故鄉所在,見有白云孤飛,對人說,我的父母就住在這白云下。不覺感泣。后以此典表現在外思親之情。
用典形式
【親舍云】 元·龔棧:“親舍云飛千里白,客蓬雨漲一川黃。”
【望云人】 宋·蘇軾:“出本無心歸亦好,白云還似望云人。”
【白云行處】 宋·黃庭堅:“白云行處應垂淚,黃犬歸時早寄書。”
【鄉共白云連】 唐·盧照鄰:“人同黃鶴遠,鄉共白云連。”
【白云迷故鄉】 唐·盧照鄰:“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鄉。”
【身在白云邊】 宋·范成大:“下馬入門懷橘拜,身今卻在白云邊。”
上一篇:詩詞典故《癡頑老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白發郎潛》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