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世紀輯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晉皇甫謐原著,今人徐宗元輯。皇甫謐(215~282)字士安,自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肅平涼)人。年二十,不好學,游蕩無度。后經叔母任氏的教誨,發憤讀書,勤力不怠。遂博綜典籍和百家之言。晉武帝幾次征召,皆辭不就,終身以著述為務,著作除《帝王世紀》外,尚有《玄晏春秋》、《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及詩賦論難多種。該書《隋書·經籍志》及兩《唐書》《經籍志》、《藝文志》都到在雜史類。據《太平御覽》等類書的引文看,原書是分類為篇,務在博考,其書上起三皇,下迄漢魏,其中多采古文《尚書》及六經圖讖。北魏元延明曾為該書作注,盧綽作《帝王世紀音》4卷,說明當時較受重視。《隋》、兩《唐書》志均著錄作10卷,北宋時只剩9卷,南宋以后即已亡佚,《帝王世紀注》、《帝王世紀音》等書亦失傳,元明以來很多學者如陶宗儀、王謨、張澍、臧庸、宋翔鳳、顧觀光、錢保塘、王仁俊等人、都曾為其書輯佚,但均不夠詳備。該書為徐宗元參考前人的輯錄,再加搜集補正編成,仍分為10卷,以合原書之數。其中第1卷自皇古至五帝,第2卷夏,第3卷殷商,第4卷周,第5卷列國,第6卷秦,第7卷漢,第8卷魏,第9卷星野及歷代墾田戶口數,第10卷余存。書后并附錄有《晉書·皇甫謐傳》,張、宋、顧、錢等輯本序文及引用書目。由于皇甫謐為晉時人,去秦漢未遠,所著《帝王世紀》又多引古書,因而具有十分珍貴的史料價值。張澍評價說:“若乃皇甫氏之說分野,記戶口,尤意見之獨偉者也。”宋翔鳳評價說:“皇甫士安出自西晉,代邇秦漢,九流未泯,上稽牛首,下訖當涂,蓋亦本宣圣之成典,復內史之遺則。遠追繩契,附會恒滋,揆于載筆,足資多識”。“其紀都邑,明帝王之興廢,在德匪險。紀墾田民數,明盛衰之故,關乎聚散。田治則民聚,年兇而不饑,田荒則民散,國危而難立。諜治國者當考求于茲”。錢熙祚評價說:“皇甫謐博采經傳雜書,以補史遷之缺。所引《世本》諸書,今皆亡佚,斷璧先彌堪寶重。其論地理,能于舊說外自出新意。”梁武《道史》,元暉《科錄》之類,無一存者。而《世紀》一書,諸家征引尤多”。錢保塘也評價說:“所紀三代以前事,出入諸小緯候間,涉恢奇,往往出《史記》之外,足資考證。”《輯存》一書較為完備地采輯了《帝王世紀》的佚文,引用書目共56種,凡是一事而各處文字不同的,作為異文分列。文字相同的,將不同的出處附清于正文之下,引文首尾不完備的,用方括號作了必要的補綴。較好地保存了《帝王世紀》的原貌,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1964年中華書局出版。
上一篇:《山堂肆考》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廣藝舟雙楫》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