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簡介|介紹|概況
樂府《鼓角橫吹曲》名。關于此詩的寫作時代,歷來說法不一?!豆盼脑贰奉}為“唐人木蘭詩”?!段脑酚⑷A》以為唐韋元甫作。宋程大昌《演繁露》據詩中“可汗大點兵”語,認為木蘭“生世非隋即唐”。魏泰《臨漢隱居詩話》說:“《古樂府》中,《木蘭詩》、《焦仲卿詩》皆有高致。蓋世傳《木蘭詩》為曹子建作,似矣。然其中云‘可汗問所欲’,漢魏時夷狄未有‘可汗’之名,不知果誰之詞也?!惫弧稑犯娂贩Q此詩為古辭,并在“梁鼓角橫吹曲”題解中引《古今樂錄》之后說:“按歌辭有《木蘭》一曲,不知起于何代也。”又在此詩題解中引《古今樂錄》說:“木蘭不知名,浙江西道觀察使兼御史中丞韋元甫續附入。”黃庭堅《題樂府木蘭詩后》說:《木蘭詩》,“唐朔方節度使韋元甫得于民間”。嚴羽《滄浪詩話》說:“《木蘭歌》最古,然‘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之類,已似太白,必非漢魏人詩也?!泵魍跏镭憽端囋穾佈浴肪矶f:“《木蘭》不必用‘可汗’為疑,‘朔氣’‘寒光’致貶,要其本色,自是梁陳及唐人手段。”清吳旦生《歷代詩話》說:“余觀其敘事布辭,蒼括近古,決非唐人所及?!鄙虻聺摗豆旁娫础氛f:“斷以梁人作為允?!睆堄駱b《古詩賞析》說:“詩中用‘可汗’字,木蘭當是北朝人,而詩則南朝人所作也?!苯袢藢Υ嗽姷恼摂?,亦各不同。主要有兩種說法,一說作于北朝,一說作于唐代。主北朝說者認為:(1)此詩初載于陳僧智匠的《古今樂錄》,而此書成于陳光大二年(568);(2)其創作素材取自北朝民歌,如《折楊柳枝歌》:“敕敕何力力,女子臨窗織。不聞機杼聲,只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3)木蘭是北朝流行的名字,如韓擒虎的父親韓雄,小名就叫韓木蘭;(4)北朝諸帝有時也稱可汗,不獨自唐太宗稱天可汗始。主唐代說者認為:(1)隋承周制,有勛官十一等。唐制勛官“凡十有二等,十二轉為上柱國,十一轉為柱國”(《唐六典》卷二),“策勛十二轉”似述唐代制度;(2)對于征兵的描寫反映了府兵制度的存在,與唐初府兵制度相吻合;(3)隋以前仿《周禮》行六官,既無尚書臺,更無尚書郎。至隋廢周官,始有尚書郎;(4)“萬里赴戎機”以下四句,似唐人詩格?,F在一般認為,此詩當為北朝民歌,后來可能經過隋唐文人的加工潤飾。詩中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贊揚了她保家衛國的熱情,剛強勇敢的性格,以及不慕功名富貴的高尚品格。它不僅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風氣,表現了北方人民憎惡長期割據戰亂,渴望過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而且也有力批判了“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從藝術表現方面來說,它“事奇詩奇”(沈德潛《古詩源》),富有浪漫色彩,風格剛健古樸,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詩中用擬問作答來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細致深刻;用鋪張排比來描述人物的行為情態,神氣躍然;而運用精練的口語,不僅道出一個女子口吻,也增強了敘事的氣氛,更顯出了民歌的本色。作為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它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上一篇:《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章》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本味》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