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纖夫詞》簡介|介紹|概況
詞篇名。清陳維崧作。今人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說:“當是順治十六年(1659),鄭成功與張煌言合兵北伐,下鎮(zhèn)江,圍攻南京,清廷急籌江防時作。它反映了沿江人民受到清軍騷擾的無數(shù)苦難。”今人袁世碩說:“聯(lián)系清初的史實,康熙十二年(1673)冬,三藩之變起,清廷先后命順承郡王勒爾錦為寧南清寇大將軍進軍湖南,安親王岳樂為定南平寇大將軍進軍江西,簡親王喇布為揚威大將軍鎮(zhèn)守江南,長江一線,大軍云集,調動頻繁?!嫱醢萦 ?,當指此時清廷授印諸王出兵平藩。如此,則這首詞約作于康熙十三年(1674)”(《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今人夏承燾《金元明清詞選》則說:“清朝初年,為了征服南方各民族的反抗,曾發(fā)動了幾次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此詞所反映的‘纖夫’事件,只是這種軍事行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順治九年(1652),清廷派親王尼堪率十萬精兵南下,與占領湖南的李定國軍戰(zhàn)于衡州。這時陳維崧已二十七歲,當能目擊其時南方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難。但在異族統(tǒng)治者嚴酷統(tǒng)治下,他不得不用‘真王’來比擬親王,不得不用‘天邊’來比擬清朝的都城——北京。隱約其辭,以避禍殃。雖然如此,他這首詞仍然寫得有聲有色,與杜甫的《石壕吏》相似?!贝耸讓懽髦唧w時間已不可考。清初,統(tǒng)治者為了鎮(zhèn)壓南方廣大地區(qū)的抗清力量,曾多次不擇手段地強征大批農民,給運送兵糧的艦船拉纖,致使民不聊生,群怨沸騰。作者針對此種情況,憤而有作,遂成此闋,深刻地反映了當時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難。上片概述強征民夫的暴行;下片重點描繪一位被征民夫與病中妻子“臨岐決絕”的凄慘景象。雖然只作客觀的敘寫,但憤激之情自寓其中,顯得深沉而有力;又以征夫夫婦溫存話別的對語作結,語言淺近,感情沉痛,讀之令人心酸,與杜甫“三吏”頗有相似。作者弟宗石序《湖海樓詞集》說:“方伯兄少時,值家門鼎盛,意氣橫逸,謝郎捉鼻,塵尾時揮,不無聲華裙屐之好,故其詞多旖旎語。迨中更顛沛,饑驅四方,或驢背清霜,孤蓬夜雨;或河梁送別,千里懷人;或酒旗歌板,須髯奮張;或月榭風廊,肝腸掩抑;一切詼諧狂嘯,細泣幽吟,無不寓之于詞。甚至里語巷談,一經(jīng)點化,居然典雅,真有意到筆隨,春風物化之妙?!毙蛑袕淖髡叩纳瞽h(huán)境及經(jīng)歷,說明其詞風的轉變和特色,頗有見地。
上一篇:《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賀新郎·贈蘇昆生》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