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襦記》簡介|介紹|概況
傳奇劇本。明薛近兗著。明呂天成《曲品》以此劇入“上下品”,說:“元有《花酒曲江池》劇。此作照汧國夫人本傳而譜之者,情節亦新。詞多可觀,雖不逮《玉玦》,而亦非庸品。嘗聞:《玉玦》出而曲中無宿客,乃此記出而客復來。詞之足以感人如此。”明祁彪佳《遠山堂曲品》以此劇入“雅品”,說:“聞有演《玉玦》而青樓絕跡,諸妓醵金構此曲,為紅裙吐氣,為蕩子解嘲。”明沈德符《顧曲雜言》說:“南曲則《四節》、《連環》、《繡襦》之屬,出于化、治間,稍為時所稱。”又說:“《拜月亭》之外,余最愛《繡襦記》中《鵝毛雪》一折,皆乞兒家常口頭話,溶鑄渾成,不見斧鑿痕跡,可與古詩‘孔雀東南飛’、‘唧唧復唧唧’并驅。余謂此必元人筆,非化、治間人所能辦也。”明鄭仲夔《雋區》說:《繡襦》等劇,“點綴俱不入俗”。清梁廷楠《曲話》說:“《繡襦記》傳奇、《曲江池》雜劇,皆鄭元和、李亞仙事也。元和之父曰鄭公弼,為洛陽府尹;《繡襦記》作鄭儋,為常州刺史:各不相符。《曲江》之張千,即《繡襦》之來興。《曲江》以元和授官縣令,不肯遽認其父;《繡襦》則謂以狀元出參成都軍事,父子萍逢。兩劇雖屬冰炭,要于曲義無關。惟亞仙刺目勸學一事,《繡襦》極意寫出,《曲江》概不敘入,似乎疏密判然。第雜劇限于四折,且正名以‘李亞仙花酒曲江池’為題,似此閑筆,亦可無庸煩縷也。”日本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針對《曲品》等有關記載,說:“然此說過巧,使人疑似捏造之說,且觀《玉玦記》亦僅為尋常妓女之薄情事,非足以使游冶之徒自戒之深刻作品也。蓋《繡襦記》正面搬演《李娃傳》,而《玉玦記》則自其側面翻案,以其事相關,好事之徒捏為此說,而作話柄耳。故余不取此說,姑從《顧曲雜言》,而以之為成化、弘治間之作。《玉玦》以其辭富麗,為曲苑所艷稱,以余觀之竟不若《繡襦》之結構曲辭有精彩而生動者。”此劇取材于唐人小說《李娃傳》,主要寫李亞仙和鄭元和的愛情故事。作品熱情地歌頌了男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忠貞不二,批判了封建門閥制度的罪惡,暴露了封建家長的冷酷和虛偽。作品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生動,結構謹嚴,語言清新洗煉。
上一篇:《絳侯周勃世家》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繚綾》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