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李杜詩篇萬口傳》簡介|介紹|概況
詩歌篇名。清趙翼作。《論詩》是一組詩,共五首,此篇原列第二。作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近人王文濡《歷代詩評注讀本》說:“第二首抱負不凡,自是才人吐屬。”今人季鎮淮等《歷代詩歌選》說:“意思是說,各個歷史時代都會涌現出自己的杰出詩人,創作出具有時代特色的作品。”今人羊春秋等《歷代論詩絕句選》說:“從發展的觀點上,談詩歌必須隨著時代而變化。作者認為,李杜詩歌的成就很高,但是隨著時代的前進,他們所反映的內容,歌唱的調子,已經合不上新時代的腳步,失去新鮮感了。所以,只有緊緊地扣住時代的脈搏,反映時代的精神,才能創作出動人心弦的好作品。李杜崛起于“舉世炫麗藻”的六朝之后,把我國的詩歌推向一個新的高峰,成為詩壇的領袖,影響極為深遠。到了宋、元、明、清各代,也都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產生了各個時代的詩壇領袖,他們開拓了一代詩風,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詩歌流派。葉燮說得好:‘其力足以十世,足以百世,足以終古,則其立言不朽之業,亦垂十世,垂百世,垂終古,悉如其力以報之’(《原詩·內篇下》)。所以詩歌創作一定要扣緊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來寫,一定要‘言前人之所未言,發前人之所未發,而后為我之詩’(《原詩·內篇上》)。決不可以用一定的程式,應萬殊的變化,使之脫離時代的精神,違反時代的脈搏。”此詩從發展的觀點上,主張詩歌因時代而變,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詩歌高峰,都會涌現出自己的偉大作家和杰出作品,后人盡可以超越古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一富有哲理的立論,已成為鼓勵后人超越前人的名言。語言清新明暢,議論深刻警省。
上一篇:《解珮令·自題詞集》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讀離騷》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