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誓》簡介|介紹|概況
《尚書》篇名。史載為秦穆公作。漢司馬遷《史記·秦本紀》說:“三十六年(公元前六二四年),穆公復益厚孟明等,使將兵伐晉,渡河焚船,大敗晉人,取王官及鄗,以報郩之役。晉人皆城守不敢出。于是穆公乃自茅津渡河,封郩中尸,為發喪,哭之三日。乃誓于軍曰:‘嗟,士卒!聽,無嘩,余誓告汝。古之人謀,黃發番番,則無所過。’以申思不用蹇叔、百里奚之謀,故作此誓,今后世以記余過。君子聞之,皆為垂涕,曰:‘嗟乎!秦穆公之與人周也,卒得孟明之慶。’”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引《書序》說:“秦穆公伐鄭,晉襄公率師敗諸崤。還歸,作《秦誓》。”今人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說:“就文中語看,以《書序》所說合于實際。”今人王世舜《尚書譯注》說:“據《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記載,秦穆公聽信了杞子的意見,派孟明等大將三人率領軍隊遠道偷襲鄭國。出師時,大臣蹇叔竭力勸阻,但穆公利令知昏,不聽蹇叔的勸阻,結果遭到慘敗。本篇是戰事以后,穆公自責自悔,沉痛總結失敗教訓之作。”《秦誓》,秦穆公誓眾之辭的簡稱。“誓”,是一種有約束性的有決斷意義的語言。此篇也是出于史官的記錄。文中秦穆公引古訓以自責,表現出深自痛悔的心情:由于自己疏遠忠貞、聽信佞邪,給國家帶來了重大的犧牲和損失;從這種經驗出發,總結出用人應取的正確態度;親賢遠佞;并提出了君主的任人得當與否,是關系到國家前途命運的重要論斷。語言懇摯,文辭扼要生動。通篇運用對比手法,寫得深刻有力。今人王世舜評道:“從思想內容和寫作方法上來看無疑是《左傳》的先河,可以看作是先秦散文發展史上的一個標志。”(《尚書譯注》)
上一篇:《秦淮雜詩·新歌細字寫冰紈》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空谷香》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