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簡介|介紹|概況
《詩經·周南》篇名。《毛詩序》說:“《螽斯》,后妃子孫眾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宋朱熹《詩集傳》:“后妃不妒忌而子孫眾多,故眾妾以螽斯之群處和集而子孫眾多而比之,言其有是德而宜有是福也。”清姚際恒《詩經通論》:“以螽斯為不妒忌,附會無理,前人已駁之。《集傳》亦謂此詩眾妾所詠。鄒肇敏曰:‘朱子以《關雎》為宮人作,《樛木》、《螽斯》為眾妾作,豈當時周室充下陳者,盡如班姬、左貴嬪、上官昭容之流耶!’其說良快。”今人陳子展《詩經直解》:“《螽斯》主題義與《樛木》同。所不同者,一頌多福祿,一頌多子孫。樛木曲木,螽斯害蟲,以為比興,雖若美之,實含刺意,不可被民間歌手瞞過。”藍菊蓀《詩經國風今譯》:“這是古代的人民希望自己的子孫發達,勇武團結,居處和樂能象蝗蟲一樣,不過借蝗蟲來抒發他們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并非贊嘆蝗蟲。”高亨《詩經今注》則說:“這是勞動人民諷刺剝削者的短歌,詩以蝗蟲紛紛飛翔,吃盡莊稼,比喻剝削者子孫眾多,奪盡勞動人民的糧谷,反映了階級社會的階級實質,表達了勞動人民的階級仇恨。”這是一首祝賀人多生貴子的詩。詩中以螽斯生子繁多比喻人的子孫眾多,很形象;全詩39字,卻有6對迭字。清方玉潤《詩經原始》:“詩只平說,唯六字煉得甚新。”重迭,給人以連綿眾多之新意。
上一篇:《蕉帕記》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蟋蟀》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