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列傳》簡介|介紹|概況
《史記》篇名。西漢司馬遷作。關于本篇所記伍子胥為父報仇一事,人們曾有不同的看法。明代李贄說:“伍子胥之必覆楚也,申包胥之必復楚也,絕孝純忠,驚天震地。此中若妄有褒彈,是誠滅卻一只眼矣。豈可豈可。”(《藏書》卷二十七)今人郭雙成說:“伍子胥之為父兄向楚平王報仇,是報私仇,為報私仇而伐楚,不但‘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快意私仇,虐及枯骨,而且因此也給自己祖國的人民和吳國人民帶來一場兵燹之苦,就這一點上說,伍子胥是應該給以否定的人物。”(《史記人物傳記論稿》)本篇是春秋時吳國大夫伍子胥的傳記。篇中詳細記述了伍子胥從自楚逃吳、興兵報仇到被吳王賜死的一生事跡,肯定了伍子胥為父報仇的行為,贊揚了伍子胥忍辱發憤的精神,對費無忌、伯嚭等奸佞小人陷害忠良表示了無比的憤慨。作者主要是通過對比的手法去描寫伍子胥的形象的。先用伍尚與伍之胥作對比,以伍尚的仁孝而軟弱陪襯伍子胥的剛戾忍訽;再用申包胥與伍子胥作對比,以申包胥之“必復楚”的忠君愛國思想反襯了伍子胥的復仇精神;最后又用伯嚭與伍子胥作對比,以伯嚭的陰險讒佞反襯伍子胥的忠良剛直。通過這些對比,就突出了伍子胥的剛狠性格。
上一篇:《企喻歌》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伐檀》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