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洛矣》簡介|介紹|概況
《詩經·小雅》篇名。《毛詩序》:“《瞻彼洛矣》,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諸侯,賞善罰惡焉。”宋朱熹《詩集傳》:“此天子會諸侯于東都以講武事,而諸侯美天子之詩。”清姚際恒《詩經通論》:“何玄子曰: ‘紀東遷也。……(鄭武公)從諸侯東迎太子宜臼于申,立之,是為平王。王以豐、鎬逼近戎狄,乃遷都于洛。’此詩正詠此事。”方玉潤《詩經原始》:“《集傳》云:‘天子會諸侯于東都以講武事,而諸侯美天子之詩。’循文案義,自如此解。唯此等歌詠必有所紀,非泛泛者。今既求其事而不得,則不如闕疑以俟知者之為愈也。如必謂為東遷事,則當是為平王賦,庶乎可耳。”今人陳子展《詩經直解》:“《瞻彼洛矣》當是周王會諸侯洛水之上,檢閱六軍之詩。”袁梅《詩經譯注》:“這可能是記述平王東遷洛邑,會諸侯,講武事之歌,或謂鄭武公所詠。”高亨《詩經今注》:“這是為君子祝福的詩,所謂‘君子’似是周王。他帶兵出征,到洛水一帶。”陳說,是。全詩三章,每章開首,均用河水之盛興起六軍之眾的比興手法,為“君子”活動描繪了一個壯美的場景;從軍裝和佩飾方面描寫“君子”,形象生動。
上一篇:《瞻卬》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短歌行·仰瞻帷幕》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