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之水》簡介|介紹|概況
《詩經·唐風》篇名。《毛詩序》說:“《揚之水》,刺晉昭公也。昭公分國以封沃,沃盛強,昭公微弱,國人將叛而歸沃焉。”宋朱熹《詩集傳》:“晉昭侯封其叔父成師于曲沃,是為桓叔。其后沃盛強而晉微弱,國人將叛而歸之,故作此詩。”《詩序辨說》:“詩文明白,序說不誤。”清姚際恒《詩經通論》:“嚴(粲)氏曰:‘將叛者潘父之徒而已,國人拳拳于昭公,無叛心也。彼序言過矣。異時潘父弒昭公,迎桓叔,晉人發兵攻桓叔,桓叔敗還,歸曲沃,皆可以見國人之心矣。’嚴氏此說得此詩之正意。”今人高亨《詩經今注》:“這首詩作者是昭侯一系的貴族。他到曲沃去,投靠桓叔一系,作這首詩表示對桓叔一系的忠誠。”陳子展《詩經直解》:“《揚之水》,揭露桓叔既得封于曲沃,而陰謀叛亂之作。詩人既叛從桓叔,又欲以危言聳動昭公,故作首鼠兩端之詞。”程俊英《詩經譯注》:“這是一首揭發、告密晉大夫潘父和曲沃桓叔勾結搞政變陰謀的詩。”藍菊蓀《詩經國風今譯》:“這是民間的詩篇,這明明是婦人思征夫的詩篇。”程說較合詩義。
上一篇:《悲歌》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投內翰綦公崇禮啟》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