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培源
人才的培養,必須從小打好堅實的基礎。
【演講詞】
親愛的同學們,從現在起到本世紀末,還有23個年頭。在這23年里,我們老中青三代人,特別是你們年輕的一代和你們的父兄,要完成一項光榮而又偉大的歷史使命,就是把我們可愛的祖國建設成為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使我國無產階級專政更加鞏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并對人類作出較大的貢獻。
這樣一個宏偉的目標、壯麗的遠景,是偉大領袖毛主席、敬愛的周總理和朱委員長的遺愿,也是無數革命先烈前仆后繼,拋頭顱灑熱血為之奮斗的美好的明天。
什么是現代化?到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時候,我們國家將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景呢?
到那時候,一切能夠使用機器操作的部門和地方,將統統使用機器操作了;城市和鄉村將普遍都實現電氣化;各主要工業部門的生產過程將實現自動化;在國防上,我們將擁有最先進的武器和裝備;在科學技術上,我們將擁有世界第一流的科技隊伍,在理論上有重大創造,技術上有重大發明,我們還將擁有最先進的科學實驗手段,在科學技術主要領域接近、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一想到這樣一個無比美好、令人向往的前景,我們老一輩科學工作者的心情真是萬分激動: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理想呀!
我們的前半生是在黑暗的舊社會里度過的。那時候,我們也盼望著祖國能強盛起來。但是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這只能是夢想。
解放了,新中國成立了,在毛主席、黨中央的英明領導和親切關懷下,我國的科學技術事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我們的原子彈、氫彈、導彈試驗成功了!我們的人造地球衛星上天了,而且能夠準確地返回地面。我們有些科學技術成就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這是全國人民和科學工作者共同努力、艱苦奮斗、辛勤勞動的結果。我們中國人的聰明才智,開始發揮出來了!過去,人們都說我國物質資源豐富,而不知我國人民的智力資源更加豐富。
現在,黨中央又向全黨和全國人民發出了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的戰斗號令!廣大科學技術工作者和工農兵群眾已經積極行動起來了。大家精神振奮,斗志昂揚,齊心奮戰,爭取創造出優異成績,為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作出自己的貢獻。你們正在中學里學習,你們的任務是什么呢?
你們是攀登科學高峰的預備隊,你們應該抓緊中學這個階段,學好馬列主義和毛主席著作,學好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知識,學好語文、外語等文化課,為參加祖國四個現代化建設作好準備,為攀登科學技術高峰打好基礎。這是黨和人民對你們的殷切期望,是祖國和時代對你們的嚴格要求,也是你們義不容辭的神圣責任。
我們國家要建設,要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需要大量的高水平的建設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必須從小打好堅實的基礎。因為人類的認識過程,都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學習科學技術,也必須循序漸進,從小積累,才能爭取在年輕有為、精力旺盛、記憶力最好的時候,達到較高的水平。
這幾年,由于“四人幫”的瘋狂破壞,科學技術隊伍青黃不接,這就向你們提出了更嚴更高的要求,盼望你們更快更好地成長。希望你們牢牢抓住中學時代這個長知識、長身體的關鍵時期,樹立遠大的革命理想,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優良學風,認認真真地、扎扎實實地學好數理化基礎知識,爭取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革命接班人。我們年紀比較老的人,搞了一輩子科學技術,對此是深有體會的。你付出了多少心血,就有多大收獲。科學技術是硬仗,你不用力攻打,是難以克敵制勝的。
親愛的同學們,偉大領袖和導師毛主席說:“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再過幾年,你們就要走上生產建設崗位,戰斗在祖國的各條戰線上。那時候,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將邁出更大的步伐,展現在你們面前的將是多么廣闊的前景,交給你們的擔子又是多么繁重。祖國在期待你們!人民在期待你們!革命在期待你們!期待你們快快地茁壯成長,成為一批又紅又專的建設人才,為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爭光,為美好的共產主義事業貢獻才智。在全世界的科學技術競賽場上,我們老年、中年的人,現在正在同人家賽跑,眼看我們老年人就要把“接力棒”讓給中年人,中年人不久也要把這“接力棒”傳給你們,希望那時你們加油快跑,奪取最后的錦標!
親愛的同學們,20世紀只有23年了。讓我們發奮學習,準備大干吧!當我們想到,再過23年,你們將跨進偉大的21世紀,親手把我們可愛的祖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我們是多么羨慕啊!
前進吧,同學們!用你們火紅的青春去譜寫偉大祖國四個現代化的壯麗詩歌,未來的世界是屬于你們的!
【鑒賞】
周培源(1902—1993)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1924年畢業于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后出國留學。1926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碩士學位,1928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1929年回國后任多所大學教授,建國后曾任中國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1977年8月25日至27日,全國政協與北京市教育局合作,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連續舉行了三次由科學家、勞動模范和首都中學青少年科學愛好者共同參與的大型座談會。當時身為全國科協代主席的周培源主持了會議,并代表全國政協副主席茅以升、全國政協書記處書記嚴濟慈發表了這篇題為《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的演講。
這是一篇富有特色的成功的演講。演講者緊緊抓住聽眾的年齡特點來選取內容、謀篇布局。由于聽眾大部分是正在中學讀書的年輕學生,他們雖然渴望知識、充滿好奇心,但生活閱歷和知識準備都很有限,如果過于深奧,會超出他們的理解能力,收不到演講的良好效果,因此演講者選取的內容都非常淺顯、極易理解。演講者在語態上則力求徐緩平穩、和風細雨,聽來語重心長、情深意切,好像歷盡滄桑、充滿愛心的慈祥長者對兒孫們的諄諄教誨,尤其是一聲“親愛的同學們”的呼喚,直人聽眾心田,能使學生們感受到無比的親切和溫暖。在營造演講的情感氛圍、拉近和聽眾的心理距離的基礎上,演講者懷著百廢待興、實現四化的莊嚴歷史責任感和詩一樣的美好愿望,熱情洋溢地敘述了新中國科學技術事業所取得的“巨大的發展”、“很大的成績”,濃墨重彩地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的目標”、“壯麗的遠景”,繼而又順理成章地向年輕的下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實際的要求。整篇演講層次清晰,布局合理,完滿周到,首尾呼應,很容易使年輕的學生們產生奮發向上的動力和報效祖國的熱望,并在生命的記憶中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上一篇:[法國]弗朗索爾·密特朗《希望》
下一篇:[美國]詹姆斯·奧蒂斯《限制搜查和扣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