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中重復某些句子,以加強語勢,這種修辭方法叫做反復。反復可以強調某個意思,突出某種感情,渲染某種情景與氣氛,使讀者獲得深刻的印象。反復的修辭手法還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而又回環起伏,余音繞梁。
反復分為連續反復、間隔反復。下面分別舉例說明:
(1)連續反復。連續出現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中間沒有間隔叫連續反復。例如戴叔倫《轉應曲》:“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本詞中的“邊草”的反復,就造成了一種茫茫無邊的荒涼草原的意境,從而為那老兵提供了一片迷離的活動背景,以烘托其空虛彷徨的心理狀態。其“明月”的反復,既造成一種月光滿地,使戍卒輾轉難寐的意境,又形成了一種回環往復的韻致,強烈地烘托了那老兵的輾轉反側的思鄉情緒。又如駱賓王《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本詩以“鵝鵝鵝”的連續反復,突出了描寫對象。給我們展示了一幅鵝兒戲水圖,有形象,有聲音,有色彩,有動態,如在眼前,給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2)間隔反復。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不連續出現,有其他詞語或句子間隔在中間叫間隔反復。例如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詞中“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兩句間隔反復,是曲中之眼。作者一語道破,無論是帝王霸業的成與敗,還是萬間宮闕的興和廢,給百姓帶來的只能是無窮無盡的痛苦。這表現了作者透過表象看到實質的大智慧,使作品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華。又如《詩經·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筆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本詩“參差荇菜”“窈窕淑女”反復詠嘆,突出主人公求愛之路的漫長,同時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綿長持久,表現出主人公努力走近“伊人”,心中永遠點亮希望的情感狀態。
上一篇:什么是頂真
下一篇:什么是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