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派詩群·徐遲·微雨之街》新詩鑒賞
雨,沒有窮迫的樣子,
也不會窮盡的。
飄搖飄搖,
我的寂寞,
泛濫起來。
雨,從燈的圓柱上下降了。
薔薇之頰的雨,
薔薇之頰的少年人。
神秘之街上,
雨從街的鏡面上升了。
神秘之明鏡
從雨的街上顯靈了。
我們行走在微雨之街。我們看到了雨絲,我們觸到了雨絲,雨絲打濕了我們的身體,我們聽到了雨絲掉在地上的聲音,我們發冷打了個寒噤。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我們有了視覺的、觸覺的、溫覺的、聽覺的知覺過程。但這雨絲是直接呈現的,我們并沒有運用意象和聯想來把握它的存在,我們所進行的只是本能的簡單過程,而不是藝術的符號過程。
與僅依賴于外在感官的知覺相反,詩人對雨的感覺往往是更為內在的心理感應。對藝術來說,這種“雨”的感覺更真實也更有意義。徐遲走在微雨之街,他觀望的是內心的雨。“雨,沒有窮迫的樣子,/也不會窮盡的。飄搖飄搖,/我的寂寞”。詩人把自我移入到雨這個感性對象中,在這個與自我不同的感性對象身上玩味自我本身。于是,雨絲的“不會窮盡”,就像詩人的寂寞和憂郁在“飄搖飄搖”。“泛濫起來。/雨,從燈的圓柱上下降了。”這里的“泛濫起來”,緊承著“我的寂寞”,是說那難捺的寂寞像雨水一樣四溢著、泛濫著,淤塞的胸膛快要承受不了了。另外, “泛濫起來”單獨成一個句子,暗示著雨水不休不止已經很長時間了。這是微雨之夜,燈光靜靜地照著,仿佛在串起雨的珍珠,燈光之外的雨是看不清的,故有“雨,從燈的圓柱上下降了”一句。這個意象簡潔優美,雨被縮小集中成一束亮晶晶濕淋淋的光線,給我們以無限的想象空間,讓我們去根據自己的美感經驗補充。“薔薇之頰的雨,/薔薇之頰的少年人。”為什么是“薔薇之頰”呢?因為燈光,薔薇一樣色彩的燈光!它在照耀,染紅了雨,染紅了、染醉了少年那寂寞的心和漂亮的臉龐。至此,詩人的寂寞開始消釋了,他為美而暫時忘掉了塵世的憂煩,仿佛置身于另一個世界,“神秘之街上,/雨從街的鏡面上升了。神秘之明鏡/從雨的街上顯靈了。”雨水鍍亮了街道,使它變得像明鏡一樣,詩人感到雨不是下降,而是幽雅地“上升”。這實在是詩人的心在上升啊!上升到纖塵不染、波瀾不驚的唯美境界,那里沒有憂愁,沒有寂寞,只有明鏡一樣的景色和明鏡一樣的心。“神秘之明鏡”在顯靈,這個精靈就是詩,就是詩人那被薔薇色的雨喚醒了的一顆心。
這首詩寫得空靈剔透,頗有印象派繪畫的韻味,詩人在捕捉感覺和對色彩、光線的微妙把握上,堪稱是一流的。
上一篇:《朦朧詩詩群·食指·歸宿》新詩鑒賞
下一篇:《新生代詩群·雪迪·總有一天》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