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同我·卞之琳》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天天下雨,自從你走了。
自從你來了,天天下雨:
兩地友人雨我樂意負責。
第三處沒消息寄一把傘去?
我的憂愁隨草綠天涯:
鳥安于巢嗎?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幾寸。
五月
《雨同我》一詩寫于1937年。詩共兩節,每節四行。細膩地表現了作者一種耐人尋味的情思。該詩第一節先由兩地的友人來信中分別對“雨”的埋怨寫起,第三句歸到自己的態度是“兩地友人雨我樂意負責”,卻顯得突兀費解了。可以理解為這是作者的一種心情的表現:樂意為朋友分憂。所以接下來作者還要為第三處的友人著想:“第三處沒消息寄一把傘去”。“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作者牽念的又豈止這三處友人呢!所以第二節一開始就喟然長嘆:“我的憂愁隨草綠天涯”。作者念及的更為廣闊遼遠。不僅關心自己的友人,而且關心似不相干的他人,乃至于一草一木,鳥獸蟲魚,他(它)們在“雨”中的情景究竟如何呢?“鳥安于巢嗎?人安于客枕?”詩中所說的“雨”固然就是雨,但未嘗不可作“風雨”——不盡的磨難與困頓解。作者所念及的不止是人,還及于一切有生之物,都分得“我”的憂愁,于是乎作者忽發奇想:“我”且把一只玻璃杯放在天井里,明朝好知道普天下的雨落了幾寸。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從“我”的這只玻璃杯里的雨水,可以想到普天下的情景吧。該詩題名《雨同我》,表現了作者對世人以及萬物的關心,作者的情懷是感人的。
這首詩在藝術上使用了推衍的方法。它先由某一點說起(比如從兩地友人對“雨”的埋怨說起),然后逐漸擴展,推及他人,推及萬物,進一步由有限推進到無限,使得要表達的意思不斷推進以至完成。作者早年翻譯尼可孫的論文《魏爾侖與象征主義》曾有一段話:“沒有一幅畫真能夠發生效力的,要是不向無窮張一張眼,不向無限開些窗子。”這首《雨同我》就努力于“向無窮張一張眼”,“向無限開些窗子”,詩的境界仿佛是無盡的,讀來頗耐人尋味。
上一篇:《雨中行·[臺灣]陳千武》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雨后嵐山·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周恩來》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