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戀·王遼生》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從原始碧茵摘一片滴露草葉
從現代沃野摘一朵黑郁金香
我揚帆遠航
我的目標是大自然,
那兒的山色不加修飾所以永葆純真
那兒的云彩不受污染所以長存潔光
我原是從那兒來的所以我要回去
我將粉碎阻礙我前行的名波利浪
不料你居然敢于此時此際大膽出現
并且扇你黝黑的羽翼企圖剪斷我的暢想
我忍無可忍:以草葉和黑郁金香作武器
武器失敗,我又擲出我的心臟
我教你和我一同死亡
你果然中計,也掏出一顆向我擲來
你我擁抱著倒進船艙
望著那兩顆重疊為一的心臟
飛進了自然之鄉
這首詩表面上好像是寫生態平衡,實際不是。當然,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社會的“生態平衡”。它以拋卻名利、返樸歸真,眷戀自然為主題,既有一種抽象的超時空意義,又有一種現象寫真的具象感。這樣的主題內容如果直抒或鋪敘則索然寡味,而作者在藝術表現上顯示了自己的個性色彩。它采取人稱變換(從第一、二節第三人稱換作第三節的第二人稱),伴隨意識大幅度移動的結構方式,造成讀者視覺上的變異和判斷上的疑慮,詩作就頗耐咀嚼了。
第二節給人以一種立體視網感。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交錯變異,眩人眼目。山色不加修飾永葆純真、云影不受污染長存潔光,與社會上名利思想和“一切向錢看”等腐敗現象的擴散,形成鮮明的對比和強烈的映襯,造成人的視覺上的疊印和重影,以及心靈上的強刺激,從而增強了詩的意象氛圍和思想力度。
第三節的人稱變換顯得突兀。關鍵是對“你”的判別頗費尋思。這里的“你”須經過揣度才能斷作“名波利浪”的化身(承接第二節末句),無論“原始”的或“現代”的武器,都無法將其擊敗。只有將自我的名利觀念和孳生“名波利浪”的本體(包括某些體制、制度等)一同擯除、異化,才得以進入詩人追求的那種非人工(或不露“人工”痕跡)的高層次美的境地。這首詩顯得有些難懂,原因也在這里——包括語言的“怪異”、意識的閃跳、結構的位移以及意象化等。順便說一句,這首詩不至于使人赤裸地感受到它直渲的哲理觀念,正是在于它意象化的結果。“兩顆心臟”的相互拋擲、拼搏和重疊為一乃至異化,造了一種名利觀念和名利“本體”同歸于盡的組合意象。這種具象的抽象化,給讀者留下了揣測、思索的難度,以及一旦領悟之后得到藝術享受的歡欣。
上一篇:《腳步·何其芳》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自由,向我們來了·田間》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