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堅決·劉夢葦》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今天我才認識了命運的顏色,
——可愛的姑娘請您用心聽;
不再把我的話兒當風聲!——
今天我要表示這最后的堅決。
我的命運有一面顏色紅如血;
——可愛的姑娘請您看分明,
不跟瞧我的信般不留神!——
我的命運有一面顏色黑如墨。
那血色是人生的幸福的光澤;
——可愛的姑娘請為我鑒定,
莫謂這不干您什么事情!——
那墨色是人生的悲慘的情節。
您的愛給了我才有生的喜悅;
——可愛的姑娘!請與我憐憫,
莫要把人命看同鵝絨輕!——
您的愛不給我便是死的了結。
假使您心冷如鐵地將我拒絕;
——可愛的姑娘!這您太無情,
但也算替我決定了命運!——
假使您忍心見我命運的昏黑。
這倒強似有時待我夏日般熱;
——可愛的姑娘有什么定準?
倘上帝特命你來作弄人!——
這倒強似有時待我如嶺上雪。
一九二六年四月十四日
劉夢葦,“新月派”詩人,其成就雖沒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陳夢家等人高,但也是北京《晨報詩鐫》的經常性作者。徐志摩在《晨報詩鐫》“放假”后,又準備“復刊”時寫的《劇刊期終》一文中說,《晨報》原準備將劇刊的地位交還詩刊,但因種種原因不能繼續辦,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劉君夢葦和楊君子惠最可傷的夭死”。
“新月詩派”從形式上講就是新格律詩派。劉夢葦這首《最后的堅決》在章法、結構、音律上就比較嚴格地遵循了他們的詩歌主張。這方面似乎不必多說,因為它那四行一節的段落,每段大體相同的構建,甚至相應句子的工整對仗,都是一讀便明了的。
更突出地顯示“新月派”氣質特征的,是它的纏綿悱惻的情緒在愛情上的流瀉奔涌。《最后的堅決》可以讀作“我”給心愛的姑娘的一封情真意摯的情書,也可以視為“我”面對姑娘的一次裸露心靈的表白。可以想見,姑娘很美麗,是“我”的理想中人,但她又很矜持,既有明眸顧盼的深情,又非搔首弄姿般的輕佻,那種莊重與凜然,透出一種更使人傾心的誘惑力。于是,“我”反復地向她表露心曲,傾訴衷情,什么不要把我的話當耳旁風呀,什么不要像不看我的信那樣輕視我呀,什么不要把愛情當兒戲呀,甚至說出“您的愛不給我便是死的了結”,表示了“我”的“最后的堅決”——非愛即死的決心。這種對愛情的執著追求,是很可貴的也是很感人的。詩人以夫子自道的方式,毫不隱晦地直露其情,尤其是在色彩、情感等諸方面的強烈對比,如“顏色紅如血”的命運和“顏色黑如墨”的命運,“人生幸福的光澤”和“人生悲慘的情節”,“待我夏日般熱”和“待我如嶺上雪”——形成鮮明的反差,更增強了感染力與震撼力。在當時封建主義桎梏還很牢固的情勢下,并非沒有它的積極意義。但是,其“愛情至上”的烙印也非常明顯。與裴多斐“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相比,其格調自然低了很多。以當時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勢相衡量,也很明顯地暴露出詩人思想境界的局限。即使在今天,非愛即死也不足取。因為人的愛情畢竟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兩情相愛,山盟海誓,是一種高尚情操;追求愛情,以至于以死的“最后的堅決”作哀求,最終也只能讓人感到可憐。這首詩的藝術價值,僅僅在于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一部分知識分子在愛情問題上的一種心態。
上一篇:《暮·俞平伯》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最后的飛翔·宮璽》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