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師,后進之士挾溫卷以求見者,戶外之履,昕夕恒滿。然公必扣以所治何經,所得何說,所學者誰氏之文。蓋有虛名甚盛而答問之下,舌矯口噤,汗流盈頰不能對一詞者,公輒愀然不樂,戒其徒事于馳騖。故不特同列惡公,即館闈年少以及場屋之徒多不得志于公,百口謗之。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卷一七
[述要] 方苞在京城時,年輕的讀書人拿著文章來求見的很多,門外的鞋子,整天擺滿。方對每個人一定要問研究哪一部經典,學習哪一家學說,揣摩哪一派文章。假使有那種虛名極大,而問答之間,舌矯口噤,汗流滿面,不能對答的,方便心中不樂,告誡他不要單單從事于追求空名。所以,不單單同朝的官員厭惡方,就是館閣中的青年官吏以及考科舉的士子,都對方有所不滿,方因此被眾人誹謗。
上一篇:《我得之矣 周樸》
下一篇:《擾興 朱竹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