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雕弓落影
【出典】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九《怪神》:“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請見主簿杜宣,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贏露,攻治萬端,不為愈。后郴因事過至宣家,窺視,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聽事,思惟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侍,徐扶輦載宣于故處,設酒,杯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懌,由是廖平。”參見“畫蛇杯”條。
【釋義】 見到弓影落于杯中,誤以為蛇。飲后遂病。等到真相既明,就釋然病愈。后常以此說明疑心成病。
【例句】 短擎燈,長劍鋏,欲生苔。雕弓掛壁無用,照影落清杯。(辛棄疾《水調歌頭·嚴子文同傅安道和盟鷗韻,和以謝之》1890)這是活用本典以劍鋏生苔,雕弓掛壁,表現自己不能施展抱負,為國事效力。
上一篇:典故《鈿盒偷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雕鶚摶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