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豹尾
【出典】 《世說新語·規箴》:“蘇峻東征沈充。”南朝梁·劉孝標注引《晉陽秋》:“明帝伐王敦,充率眾就王含,謂其妻曰:‘男兒不建豹尾,不復歸矣!’”宋·岳珂《愧郯錄》卷一○《旌節》:“皇朝,凡命節度使,有司給門旗二,龍虎旗一,節一,麾槍二,豹尾二。”
【釋義】 豹尾,儀仗名,指豹尾幡之類。宋代凡任命節度使,所給儀仗有豹尾(用赤黃布上畫豹文)二。
【例句】 ①暫借牛刀鳧舄,宜參豹尾雞翹。(郭應祥《西江月·壽韓宰》2223)這里說韓宰宜為建節大臣,意在贊頌他的才干。②悵中年早歷,虎頭兵幕,平生屢建,豹尾神旗。(李曾伯《沁園春·丙辰歸里和八窗叔韻》2823)作者曾屢任安撫使、制置使等職。這里以“屢建豹尾神旗”表明自己為官的經歷,含自矜之意。
上一篇:典故《豹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豹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