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君謨
【出典】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居士集》卷三五《端明殿學(xué)士蔡公墓志銘》:“公諱襄,字君謨,興化軍仙游人也。……慶歷三年,以秘書丞集賢校理知諫院,兼修起居注。……遇事感激,無所回避,權(quán)倖畏斂,不敢撓法干政。”
【釋義】 北宋蔡襄字君謨,曾知諫院,官至禮部侍郎、端明殿學(xué)士。在任時多次向皇帝剴切進言。
【例句】 百篇剴切,似君謨、又似當時。(劉克莊《漢宮春·陳尚書生日》2602)這里以同鄉(xiāng)里的蔡謨比擬陳尚書,稱頌他敢于進言。
詩詞典故·君謨
【出典】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居士集》卷三五《端明殿學(xué)士蔡公墓志銘》:“公諱襄,字君謨,興化軍仙游人也。……慶歷三年,以秘書丞集賢校理知諫院,兼修起居注。……遇事感激,無所回避,權(quán)倖畏斂,不敢撓法干政。”
【釋義】 北宋蔡襄字君謨,曾知諫院,官至禮部侍郎、端明殿學(xué)士。在任時多次向皇帝剴切進言。
【例句】 百篇剴切,似君謨、又似當時。(劉克莊《漢宮春·陳尚書生日》2602)這里以同鄉(xiāng)里的蔡謨比擬陳尚書,稱頌他敢于進言。
上一篇:典故《君自了》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君謨舊譜》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