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幔亭
【出典】 宋·張君房《云笈七籤》卷九六《贊頌歌·清虛真人歌二章》其二:《人間可哀之曲一章·序》:“太子文學陸鴻漸撰《武夷山記》云:‘武夷君,地官也。相傳每于八月十五日大會村人于武夷山,上置幔亭,化虹橋通山下。村人既往,是日太極玉皇太姥、魏真人、武夷君三座空中,告乎村人……乃命鼓師張安凌槌鼓……乃命行酒。’”
【釋義】 傳說仙人武夷君曾于武夷山設幔亭,會集鄉人。后因用為仙凡宴游的典故。
【例句】 ①疑是姑射神仙,幔亭宴罷,迤邐停瑤節。(劉清夫《念奴嬌·武夷詠梅》2698)這是說武夷山的梅花恍若姑射山的神仙在幔亭宴會后,停留于此。②陶令解龜何太早,去作幔亭仙友。(翁定《壺中天·壽致政邑宰六十三,子任尉,孫領薦》2723)這是說邑宰過早地效陶潛辭官與鄉民優游聚會。
上一篇:典故《嶺梅》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廩未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