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六察
【出典】 《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寮,巡按州縣。……凡十道巡按,以判官二人為佐,務繁則有支使。其一,察官人善惡;其二,察戶口流散。籍帳隱沒,賦役不均;其三,察農桑不勤,倉庫減耗;其四,察妖猾盜賊,不事生產,為私蠹害;其五,察德行教悌,茂才異等,藏器晦跡,應時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縱暴,貧弱冤苦不能自申者。”
【釋義】 唐代朝廷設監察御史從六個方面考察官員的政績優劣,稱為六察。后世常用作考察官員的典故,也用以代指監察御史。
【例句】 便合除之六察,少旌最績;何為別駕,暫屈長才。(無名氏《沁園春·壽王倅》3752)這里說,朝廷應該通過考察對壽主王氏給予表彰與提拔。
上一篇:典故《六奇》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六州鑄鐵從頭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