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木奴
【出典】 《三國志》卷四八《吳書·孫休傳》:“永安元年……又詔曰:‘丹陽太守李衡……勿令自疑。’”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襄陽記》:“衡每欲治家·妻輒不聽,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龍陽汜州上作宅,種甘桔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此事亦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沅水》。
【釋義】 三國吳李衡種千株甘桔,留與其子,稱為“千頭木奴”,喻指桔樹可供生計,后以木奴喻稱桔樹。
【例句】 ①幾共查梨到雪霜,一經題品便生光。木奴何處避雌黃。(蘇軾《浣溪沙》[幾共查梨到雪霜]322)這里以木奴稱桔樹。②想桔友荒涼,木奴嗟怨。(史達祖《齊天樂·賦橙》2341)此詞詠橙而非詠桔,句中借木奴嗟怨將桔樹擬人化,以襯托題旨。③待他年功退學商顏,卻旋種木奴,緩尋瑤草。(盧祖皋《洞仙歌·辛未歲,攻媿氏輦石筑山于東樓之下……攻媿辭榮念歸而未獲也,賦此壽之》2412)這里借以表示他年歸田種桔為生。
上一篇:典故《木天》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木客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