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切玉成泥
【出典】 舊題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流州,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去東岸十九萬里。土多山川積石,名為昆吾。冶其石成鐵,作劍,光明洞照如水精狀,割玉物如割泥。”《列子·湯問》:“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獻錕铻之劍、火浣之布。其劍長尺有咫,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釋義】 傳說古代有錕铻(一作昆吾)劍,鋒利無比,切玉如泥。后常用作詠寶劍的典故,也借以比喻杰出的才能。
【例句】 人道君才剛百練,美玉都成泥切。(辛棄疾《念奴嬌·用韻答傅先之》1933)這里用本典贊美傅氏有非凡的才能。
上一篇:典故《切云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前召后杜》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