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青螺髻
【出典】 唐·皮日休《縹緲峰》詩:“眾岫點巨浸,四方接圓穹。似將青螺髻,灑在明月中。”(見《全唐詩》卷六一○)
【釋義】 皮日休詩中,用婦女青螺殼形的發髻來比擬點布在湖中的各個小山。后遂用作詠遠山、小山之典。
【例句】 ①眉山淺拂青螺黛,整整雙垂帶。(王齊愈《虞美人·寄情》358)古代美人將眉毛用青黛畫作小山狀。這里活用本典形容美女之眉。②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1869)這里用螺髻形容遠山的形狀。③當年未削青螺髻,知是歸期未。(羅志仁《虞美人·凈慈尼》3430)這里用青螺髻之本義,指凈慈尼未削發時的發髻。
上一篇:典故《青蠅點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青衫司馬》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