伎之易習而可貴者
【題解】
本段選自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
顏之推(531—約590以后),字介,瑯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北齊文學家。初仕梁,后投北齊,官至黃門侍郎、平原太守。齊亡入周,為御史上士。入隋,太子召為學士,病卒。
《顏氏家訓》二卷,共二十篇。以儒家傳統思想為立身治家之道,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為研究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思潮的重要著作之一。
《勉學》是《顏氏家訓》的第八篇。闡明學習要以“修身利行”為目的,要有“少學而至老不倦”的態(tài)度,注重“明練經文”、“博覽機要”的方法。
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1)。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2),欲暖而惰裁衣也。
【注釋】
(1)薄伎:微小、淺薄的技能或才藝。伎,通“技”。(2)饌:飯食。此句意謂想要求飽又懶于做飯。
【導讀】
人的知識學問是從哪里來的?當然有很多來自讀書學習。人們只是羨慕有人技藝高超,卻不知道這技藝高超的背后是勤奮的學習和艱難的付出。天上沒有掉餡餅這樣的好事。一分辛苦一分甜。
【思考】
1.你認為讀書算是一種技藝嗎?為什么?
2.本段文字和《紅樓夢》中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是否矛盾?
上一篇:博學之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王國維《人間詞話》三種境界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