獬豸冠
【出典】 《淮南子·主術訓》:“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國效之。”東漢·高誘注:“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后漢書·輿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為展筩,鐵柱卷,執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監平也。或謂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參見“豸角”條。
【釋義】 獬豸為傳說中的神獸,能別曲直。楚文王熊庇曾以獬豸之形飾冠,名獬豸冠。漢代以之為法冠,執法官吏侍御史等戴之;后因用獬豸冠喻指侍御史。
【例句】 ①墓待龍驤詔,臺迎獬豸威。(杜甫《送盧十四弟侍御護韋尚書靈櫬歸上都二十韻》2572)這里以獬豸喻指盧侍御。②去年長至在長安,策杖曾簪獬豸冠。(戎昱《謫官辰州冬至日有懷》3012)這里用“曾簪獬豸冠”自述曾官侍御史。③鄉中賀者唯爭路,不識傳呼獬豸威。(盧綸《和陳翃郎中拜本府少尹兼侍御史獻上侍中因呈同院諸公》3143)這里用獬豸切陳翃兼侍御史。④今朝醉舞共鄉老,不覺傾欹獬豸冠。(盧綸《春日喜雨奉和馬侍中宴白樓》3168)作者時任監察御史,這里用“傾欹獬豸冠”自寫醉態。⑤送人冠獬豸,值節佩茱萸。(司空曙《九日送人》3334)用“冠獬豸”點明所送者官居侍御。⑥方看簪獬豸,俄嘆縶騊駼。(權德輿《奉和許閣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見寄》3614)唐人稱侍御史為端公,這里以“簪獬豸”喻指崔十七初任侍御史之職。⑦每列鹓鸞序,偏瞻獬豸姿。(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4825)元稹曾任監察御史。作者以“獬豸”代指元稹,追述在朝列中常見到元稹。⑧圣代無邪觸,空林獬豸歸。(姚合《送李植侍御》5622)詩詠送侍御,故用“獬豸歸”相喻。⑨霜臺欹冠豸,賴許往來頻。(許棠《旅次滑臺投獻陸侍御》6964)這里以“冠豸”指陸侍御,點明他的身份。⑩別后故人冠獬豸,病來知己賞鷦鷯。(羅隱《廣陵春日憶池陽有寄》7543)這里用以表明老朋友已升任執法官員。
上一篇:獻賦
下一篇: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