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采和歌曲
【出典】 五代·沈汾《續神仙傳》:“藍采和不知何許人也。常衣破藍衫,六銙黑木腰帶闊三寸余,一腳著靴,一腳跣行。夏則衫內加絮,冬則臥于雪中,氣出如蒸。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長三尺余,常醉踏歌,老少皆隨看之。機捷諧謔,人問,應聲答之,笑皆絕倒。似狂非狂,行則振靴唱踏歌:‘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歌極多,率皆仙意,人莫之測。……后踏歌于濠梁間酒樓,乘醉,有云鶴笙簫聲,忽然輕舉于云中。”(據《太平廣記》卷二二《藍采和》引)
【釋義】 藍采和為道教神話中的“八仙”之一,傳說為唐末人,是一位一面乞討、一面散錢與窮人的怪仙,頗有點玩世色彩。后世常借以比擬看破世事的隱士。
【例句】 黃庭誤讀,且東老留詩,采和歌曲。(尹公遠《齊天樂·贈盧天隱》3565)這里用“采和歌曲”典以描寫盧天隱的放達不羈的隱居生活。
上一篇:典故《采葉題詩》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采善詢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