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孔寧
荷蘭——美國畫家。生于鹿特丹。曾就讀于提希尼謝的貝爾登德藝術學院。早年對荷蘭的新藝術、巴比松畫派,及杜陸普和意大利的希岡提尼的繪畫頗感興趣。1926年到美國后,立即受康定斯基的影響,開始嘗試抽象畫。30年代,他受聘于聯邦藝術計畫部,從此成為專業畫家。孔寧這時期的作品兩種風格同時并存: 一是以灰、粉紛色及綠色調為主的抽象畫,一是具象畫。直到1946年他的風格才臻于統一,在伊根畫廊舉行的首次個展中,顯示出早期觀念的成熟形態——以商業用的琺瑯彩所繪的黑白抽象畫。從這時起,他成為戰后畫家群的領袖人物。50年代,孔寧發展了他個人的抽象表現主義,不但與康定斯基、戈爾基、畢加索不同,而且與任何前人也都不一樣。他作為一種新風格、一種徹底的表現方式的先知先覺者而出人頭地。就在同一時期,他創作出一系列以女人形象為主題的連作; 50年代后期,他的作品變得極度抽象,事實上已脫離了與人物的關系。筆觸更為粗略,色彩更為奔放,顯示出非凡的動勢力量。到60年代,他再次用女性作為繪畫主題,但這一次是以他前所未有的優雅情調來制作完成的。孔寧繼續出色地畫到70年代,他后來的一大批作品雖然是抽象的,但在背景里卻潛藏著對人體的暗示。孔寧的代表作有: 《女人第一號》、《蒙陶克一》、《……誰的名字是寫在水中的》等。70年代,孔寧還試驗了一種人物雕塑形式,體現了一種非常野性的表現主義的氣質,清楚地表現出同時期繪畫中的一些人體的含義。
上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戴維斯
下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克萊因